中央社
晶片設計業者證實,台積電近期已向旗下客戶發出通知,「從今年九月起,調漲先進製程價格」,而且一調漲就是連續漲四年。業者雖未透露漲幅,但強調這是因應全球變局、人工智慧(AI)蓬勃發展首見的長期漲價行動,業者也推測,台積電未來恐將針對成熟製程採取縮減產能策略,作為整體製造資源重新配置的關鍵舉措。
台積電罕見連續四年調漲先進製程代工價格,對照聯發科法說會上也釋出「因應成本上漲,調漲晶片價格」說法,顯見台積電的漲價行動,將推升一波晶片漲價風潮。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先前已揭露,晶圓代工廠決定,二○二六年起,五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價格上漲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並暗示台積電因海外廠(如美國亞利桑那州)等地建廠與營運成本高昂,為維持既有毛利率,公司只能透過價格轉嫁成本。
晶片設計業者不僅證實台積電調漲先進製程價格,更道出台積電漲價行動已自今年九月展開,且罕見地長達四年連年調漲價格。
業者預期,未來,台積電會將資源聚焦於先進製程,尤其是五奈米、四奈米、三奈米及二奈米以下節點,並逐步針對七奈米、十二奈米以上的成熟製程採縮減產能策略,以釋放更多產能空間。
業者認為,此舉反映了台積電對AI、伺服器與高效能運算(HPC)應用的強烈押注。因AI運算晶片對製程節點、電源效率與運算密度要求愈來愈高,台積電將優先供應最先進節點,並將資源從成熟製程轉移,以支援其戰略性客戶。
台積電透過此次調整,彰顯其市場地位與定價話語權。台積電稍早公布第三季營收與獲利皆創新高,且根據集邦調查,台積電今年第二季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達百分之七十點二,遠超第二名三星,這樣的市占優勢使其具備更強的議價能力。
此次價格與產能策略的變動,對下游客戶與整體供應鏈帶來不小挑戰。首先,對使用大量先進製程晶片的品牌公司而言,成本上升將迫使其調整供應鏈策略、提高售價或縮減其他成本。其次,依賴成熟節點的代工或系統封裝廠,因產能縮減可能面臨「轉單搶席」壓力。
此外,台積電的漲價策略也對消費電子、市場競爭與技術更新節奏產生長遠影響。不過,若台積電縮減成熟製程產能,也意味著成熟製程也將獲得喘息及漲價空間,但晶片設計業者恐將承受更高的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