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科技及應用需求發展帶動工業用電成長,夜尖峰用電調度是穩定供電重中之重。經濟部能源署推估,未來十年(今年至二○三四年)預估夜尖峰負載平均年成長率百分之二點一,高於整體用電成長平均百分之一點七。
官員指出,未來十年電力需求主要是根據經濟情勢變化,如國內生產毛額(GDP)、美國對等關稅政策等,以及深度節能目標成效等因素影響;夜尖峰負載則關注在短時間內用電高度,因台灣用電最高負載經常發生在夏季,受氣溫持續炎熱影響,因此出現夜尖峰負載成長率高於整體用電需求成長率現象。
台電分析,半導體先進製程、AI資料中心、運算中心等都是廿四小時用電,日尖峰、夜尖峰都會成長,但夜尖峰的基礎較低,因此夜尖峰成長率會高於日尖峰。尤其白天有太陽光電頂上去,夜尖峰負載成長,對台電的調度和穩定供電壓力很大。
在夜尖峰穩供方面,能源署預估在AI科技爆發期的二○二五年至二○二九年間,夜間備用容量率約在百分之十一點三至百分之十四點二,至二○三○年起可達百分之十五。
「備用容量率」是指全年平均的供電餘裕,而「備轉容量率」則是當日瞬時尖峰供電餘裕,因此全年平均供電餘裕超過百分之十以上,仍可能因機組故障等因素,導致當日備轉容量率陷警戒狀態。台電預估,二○二五年至二○二九年AI爆發期,每日夜尖峰時段備轉容量率應可維持在百分之六到百分之七,二○三○年後隨著電力供給增加,就會有較顯著拉高。
此外,因應AI科技發展,經濟部能源署依「能源管理法」,將一定規模的AI資料中心,包括新設及擴建,皆視為大型投資計畫,業者須事先提出「能源使用說明書」,並送經濟部核准後才能進行。經濟部則會依能源使用的數量、種類、效率及區位等條件審核。
據了解,經濟部這次將納管「資料處理、主機及網站代管服務業」,同一廠址用電契約容量及裝置容量達兩千瓩以上的自用發電設備,合計達五千瓩以上者,列為能源用戶,須事先提出能源說明書並送審。此舉代表經濟部已將AI能源使用納管,並藉此掌握未來AI用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