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屆昆明國際花卉展日前在雲南省昆明市開幕,吸引眾多民眾前往。(中新社)
21日正在舉行的第二十三屆中國昆明國際花卉展中(下稱昆明花展),「中國造、中國芯」「讓中國月季再次綻放全世界」「鮮花從中國到世界」等標語格外醒目,引八方客商駐足。世界三大花卉產區之一的雲南,正以自主創「芯」,為產業發展錦上添花。
中新社報導,2024年,雲南花卉種植面積達195萬畝,鮮切花產量達206億枝,占大陸全國花卉市場份額的70%,花卉出口至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今年,昆明花展首次實現花卉、咖啡、熱帶植物、小漿果「四展合一」,吸引來自法國、荷蘭、泰國、巴西等21個國家及港澳台的508家企業參展,匯聚86個國家的3.5萬名專業採購商。
數據顯示,雲南累計申請花卉新品種1280個,獲授權新品種800餘個,申請數和授權數居大陸第一,自育新品種市場占有率從5%提高到15%。「好花難遇,好種難求」的局面正在轉變。 「雲南花卉種業端發展正呈加速上升趨勢。」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花卉研究所副所長邱顯欽介紹,此次參展的蝴蝶蘭、非洲菊、月季、高山杜鵑等50餘個新品種,均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該所今年推出的千餘個月季切花新品種及優株中,多個品種被法國花卉企業選中,在法國、肯亞測試種植,未來將推向國際市場。
在雲南月季種業創新研究院展區,99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品種吸引不少客商詢問、洽談。「中國鮮花要在國際市場有競爭力,就要讓種業裝上更多中國芯。」該研究院研究員李淑斌介紹,目前研究院已收集保存月季品種超3000個、科研育種材料30萬餘份,已申報自主知識產權月季品種273個,數量居大陸前列。
全球鮮花生產大國荷蘭組織22家企業參展。其中不乏荷蘭育種企業與雲南合作方聯合參展。荷蘭阿瑪達花卉育種公司中國區總經理馬斯沛認為,中荷兩國花卉育種領域有深度合作空間。未來,該公司計畫在雲南拓展育種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