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正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國—東協博覽會(下稱東博會)上,馬來西亞白咖啡、印尼貓屎咖啡、寮國高原咖啡、越南滴漏咖啡等爭相亮相,咖啡香彌漫。在這裡,咖啡是傳統與創新的融合,是跨境文化的交流體驗,也蘊藏著中國與東協的「啡」凡商機。
中新社報導,馬來西亞白咖啡憑藉其獨特的口感和多樣化的配方,在歷屆東博會收穫了不少粉絲。今年該國咖啡展位前亦是人頭攢動,還新增了濃縮綠咖啡、靈芝咖啡等迎合當下養生飲食習慣的新品。
「公司咖啡出口約占95%,主要銷往歐美地區。這些年我們通過用進口牛奶取代植脂末等方式升級產品,中國市場的份額不斷增加。」馬來西亞宏瑋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遊國聯介紹,通過參展東博會,他更瞭解了中國消費者的喜好,也為下一步產品研發拓展了思路。
近年來,中國大陸咖啡消費量快速增長。行業報告顯示,預計2025年大陸咖啡產業規模將達3693億元(人民幣,下同),咖啡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東南亞是全球重要咖啡產區,為搶占大陸商機,除了在養生方面下功夫,東協的咖啡商也在積極提升產品的獨特性和高品質。
貓山王榴槤咖啡是馬來西亞榴槤大哥有限公司的王炸產品,占其年銷售額30%。該公司負責人吳聯波介紹,其從2022年起用馬來西亞貓山王榴槤製作咖啡,銷售額逐年增長,特別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中國市場很大,競爭激烈,但我相信只要是真材實料、有特色的產品,前景是非常樂觀的。」
印尼峇厘島小綿羊咖啡創始人黃查理今年帶來了價格不菲的峇厘島黃金咖啡公豆、貓屎咖啡、火山咖啡等參展東博會。「這些咖啡產量稀少,粒粒皆以人工挑選。野生貓屎咖啡售價每百克約1700元。中國消費者越來越懂咖啡,精品咖啡豆儘管價格高,但根本不愁賣。」
「中老(中寮)鐵路開通後,寮國商品出口中國的優勢得到進一步提升。」寮國Dao咖啡中國區銷售總監文宇軒表示,作為寮國重要出口農產品,咖啡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也迎來重要機遇。
得益於中國—東協自貿協定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給予的優惠政策,東協咖啡在中國暢銷不僅給東協國家帶來經濟增量,也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了物美價優的商品。
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出口國之一。近年來,中原咖啡、西貢咖啡等越南品牌線上引流、線下聯營開店等多向發力,不斷豐富消費渠道和體驗。
「我們已在上海等中國東部城市開設20多家咖啡館,主營滴漏咖啡和手沖咖啡,讓消費者體驗越南的咖啡文化。」越南中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代表處工作人員黃偉強介紹,該公司還計畫向內陸開店,拓展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