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方法院昨審理京華城容積率弊案,提訊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到庭進行延押訊問。記者余承翰/攝影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涉京華城案遭羈押禁見已一年,台北地方法院昨提解柯、應評估是否延押。柯文哲說,台灣竟還有「冤獄」, 有一天要推行一個制度,讓所有考上司法官的人去監獄關一周看看。檢察官以重要證人未詰問完建議再羈押,合議庭諭知柯、應先還押,近日裁定。
柯與應女目前處於審判中「第四次」押期內,押期自八月二日到十月一日止,羈押庭召開原因是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前天作證提早結束「擠」出來的庭期,依法合議庭在十月一日前作成裁定即可。
柯文哲妻子陳佩琪昨在囚車押解柯到院時,抓著鐵網哭泣,癱坐喊「他犯了什麼罪?」後進法庭旁聽,柯法庭內說到激動處她也落淚。
柯講羈押心路歷程時哽咽、啜泣、拭淚。他說,坐牢可以放風、進工場、打飯,就跟當兵一樣,禁見不能放風,要被關在三坪房間內,門上鐵窗只有點名才打開,只剩送飯口,要趴下來才能看到走廊小角落,窗外有樹木雜草,但陽光照不進來。
柯說,已被押一年了,不管是他、陳佩琪、三個子女、李文宗、李文娟,甚至他的助理都被抄家,全部都被搜索過,連銀行保險箱都被查,是否有虛擬貨幣冷錢包,結果到底查到什麼?
檢方表示,柯文哲答辯混淆「程序違法」與「實體違法」,京華城案公文程序跑完不等於合法,以都更名義取得廿%容獎創造上百億利益,才是起訴重點。
檢察官說,柯文哲案創造了「司法奇觀」,羈押禁見,臉書卻可在法院開庭時同步貼出法庭活動、證據資料或詮釋證據「以科技突破法律的禁令」,顯示柯毫無遵法意識,在看守所尚且如此,交保後更易壓迫司法,建議再羈押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