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車廠受關稅及市場觀望氛圍影響,7月營收表現全部衰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境內指標車廠昨公布七月營收,各家車廠受關稅及市場觀望氛圍影響,七月營收表現全部衰退,車市龍頭和泰車較去年同期衰退幅度百分之○點三最小,三陽年減百分之○點九,也是衰退幅度較小車廠,包括裕日車、汎德永業等車廠單月營收年減幅度都達兩位數百分比。
原本每年七月是車市的傳統旺季,在農曆七月之前,各車廠的加碼促銷與夏季競賽的內部促銷,都支撐七月的旺季業績。但今年在關稅議題壓力下,從四月下旬開始衝擊買氣,情況遲未改善,七月車市更是全面衰退。
主要車廠七月營收,和泰車二五四點九億元,年減百分之○點三,累計今年前七月營收一六三○點一億元,年減百分之一點四;裕隆營收六十一點八五億元,年減百分之十五點六,前七月營收四一九點九五億元,年減百分之十七點五;中華車為廿五點三億元,年減百分之卅二點三,前七月營收一八九點三三億元,年減百分之卅一點五。
裕日車七月營收十二億元,年減百分之卅七點七,前七月營收九十四點二億元,年減百分之卅九。汎德永業七月營收四十一點八六億元,年減百分之廿點八,前七月營收三二○點七億元,年減百分之七。
和泰車因TOYOTA COROLLA CROSS與LEXUS UX及LM銷售量成長,對營收有所挹注,七月合併營收僅年減百分之○點三。
三陽七月營收五十七點五億元,年減百分之○點九,累計今年前七月營收三八○點三億元,年減百分之六點五。三陽因外銷業務成長,有效消弭因為台灣車市緩購造成汽車銷售衰退的衝擊。
除整體規模縮減,僅中華商用車和特斯拉的掛牌呈現年增表現,而進口車占比降至百分之四十四點八,豪華車更較去年衰退百分之廿八點三,都是關稅調降的重災區。目前車市氛圍相當悲觀,除關稅議題還未落幕,近期又傳出貨物稅可能再調降,更使買氣更觀望,業界擔心,如果不確定因素遲遲未排除,造成的衝擊恐將超出原先的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