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珠三角城市遊 探索灣區發展魅力

廣東媒體人張詩雨(右)走訪中山、江門、珠海等大灣區城市。圖/台商優市網

隨經濟全球化加速,粵港澳大灣區逐漸走上歷史舞台,時至今日珠三角已成為擁有全大陸約1/3的人口和1/3的經濟總量的城市帶,吸引大量台商台青。廣東媒體人張詩雨認為透過中山、江門、珠海三城的走訪,可以了解到大灣區的歷史面貌,以及自2010年以來大灣區公路交通網絡不僅在規模上持續擴大,更在品質上實現了顯著提升,促進了城市的發展。

中山市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是歷史文化名城,發祥於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國近代文化的重要源頭;亦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廣府菜的發祥地之一,享有廣東省曲藝之鄉(粵劇)、華僑之鄉的美譽,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台80多萬人。

其中最要重要的交通則當屬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的深中通道,全長24公里,距深圳、中山僅20分鐘,是粵港澳大灣區核心樞紐工程。通道橫跨珠江口東西兩岸,聯通深圳、廣州、中山三地,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是當前世界上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預計2024年開通,會大大加快雙邊來往便利性,縮短了與「廣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的距離。

談起華僑聚居地,就不得不提到江門市,張詩雨說,祖籍江門五邑的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將近400萬,有海內海外「兩個江門」的美譽。江門五邑華僑華人遍佈美國、加拿大和西歐、東南亞等107個國家和地區。「改革開放以來,廣大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在江門捐資贈物、興辦公益事業達60多億港幣,興辦僑資企業3000多家,投資總額超過100億美元」

江門市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是廣東省第一個以國內外華僑華人文物為內容的綜合性華僑華人博物館。館藏文物大概包括以新寧鐵路、早期五邑地區建築、各式出國口供簿(紙)、華僑書信、銀信(僑批)、五邑海外社團、籌款抗日、航空救國、各類華僑證照及華僑融入當地社會生活過程的實物、史料。

在建築面積約9000平方米內。整個展覽分為金山尋夢、海外創業、碧血丹心、僑鄉崛起、僑鄉新篇、華人之光等6個部分,通過展示2000多件精品文物,將五邑華僑一個多世紀以來與命運抗爭及其與時代俱進的步伐展現在世人面前。

張詩雨說,因為在早期會有很多人選擇出去國外賺錢,像「當時最多的就是去淘金+建鐵路」之後有成、再回到家鄉之後,就會把故事分享給子孫後代。

珠海市於1979年建市,1980年設立經濟特區,是中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內地唯一與香港、澳門同時陸路相連的城市。設有拱北、橫琴、青茂、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珠澳跨境工業區5個陸運口岸,九洲港、灣仔港輪渡客運、珠海港、斗門港、萬山港5個水運口岸,共10個國家一類口岸,是僅次於深圳的中國第二大口岸城市。

珠海太空中心是珠海市人民政府以第十四屆中國航展為契機,為發揮中國航展品牌效應和帶動效應而打造,常態化展示空間站展示艙、長征系列火箭等國家航太、航空、國防等領域最新成果與明星展品,將融合未來感、科技感和中國傳統美學於一體的珠海太空中心打造成青少年科普基地。總面積4.2萬㎡,展陳內容包括國家航太、航空、國防等領域最新成果展品,融合未來感、科技感和中國傳統美學於一體。

張詩雨介紹,珠海太空中心吸引了非常多家長及小朋友來這邊做體驗,太空接觸比較難得,加上整個展場非常大有大概分類了9個區。幾乎許多展場內的都是1:1還原。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