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打造國際化消費環境 陸15城試點

重慶發展夜間經濟,60%以上的消費發生在夜晚。圖為重慶榮昌市民逛夜市品嘗美食。(中新社)

大陸商務部、財政部日前公示「國際化消費環境建設試點城市擬入選名單」,大陸全國共15座城市入圍。此次試點城市入選條件,包括符合條件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及其他消費帶動作用強、發展潛力大、境外旅客較多的地級市及以上城市。

中新社報導,2021年,中國國務院已批准北京、上海、廣州、天津、重慶這5座城市率先開展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經過4年多的培育,這些城市的探索已取得積極成效。據商務部介紹,截至今年7月,5個城市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占全國比重超過八分之一,消費品進口占全國比重逾半,離境退稅銷售額占全國比重7成左右。

此次新增入選的10城中,深圳和成都均為萬億級消費城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2024年均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西安、南京、長沙、武漢、杭州既是所在省的省會城市,且經濟增速位居全國前列,有較強的綜合實力。兵馬俑、黃鶴樓、西湖…這些城市同時擁有享譽世界的旅遊資源,因而成為海外遊客入境遊的熱門城市。

昆明、青島和廈門則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昆明是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重要門戶,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大湄公河次區域、泛珠三角經濟圈「3圈」交匯點。青島是除北京之外的「北方消費第二城」。廈門是東南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交通便利,海港優勢明顯,還有深厚的僑鄉資源。

有分析指出,此次新增的試點城市可被視作未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的「後備力量」。對於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很多城市早已積極響應,並提出具體的行動計畫,形成獨特的供給能力。例如杭州數字經濟占比高,發展數字消費有基礎。有些則依託獨特地理和文化優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費體驗。例如昆明瞄準「南亞東南亞入境消費第一城」,為南亞、東南亞居民開展商貿、旅遊等活動提供出入境便利性。重慶將發展夜間經濟作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的重要內容。數據顯示,2024年重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57萬億元,其中60%以上的消費發生在夜間。

據財政部、商務部9月底公布的「關於開展國際化消費環境建設工作的通知」,未來國際化消費環境建設將支持:一是豐富高品質消費供給。包括創新「商旅文體健」多元融合消費場景,建設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培育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本土品牌。二是優化涉外支付服務。主要體現在外卡POS機覆蓋密度和外幣兌換點的建設力度上。三是提升國際化服務水平。包括完善便利設施配套以及多語種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