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免簽+智慧通關 赴陸遊續升溫

中國大陸已與29個國家全面互免簽證,並對48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持續加強入出境便利化措施。圖為俄羅斯遊客在吉林省琿春市一景區內參觀遊覽。(新華社)

「登機前在網路上填好入境卡,通關時出示二維條碼就可以,節省了時間,智慧口岸太便利了!」11月20日上線的外國人入境卡網上填報系統,讓抵達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口岸的葡萄牙旅客瑪西婭.拉凱爾感慨。

新華社報導,截至11月23日,北京口岸今年出入境人員量達到1935萬餘人次,同比增長18%,入出境外國人達578萬餘人次,同比增長超35%,其中享受免簽和臨時入境許可政策的外國人占比約60%。

同一天,廈門口岸今年出入境旅客量突破540萬人次,其中外籍旅客超過96萬人次,創同期歷史新高。位於內陸的山西大同口岸,年內出入境旅客量首次突破5萬大關,新增的俄羅斯莫斯科、南韓首爾等國際航線,讓千年古都與世界緊密相連。

「廈門口岸60%的外籍旅客通過免簽入境,相當於每3位外籍旅客就有兩位說走就走。」高崎邊檢站邊防檢查處處長沈文娟說,「免簽+郵輪」等多樣態出行方式帶動了客流攀升。

目前,大陸已與29個國家實現全面互免簽證,並對48個國家實行單方面免簽,過境免簽政策也全面放寬優化,免簽「朋友圈」從歐洲延伸至拉美、中東。

11月5日起,大陸新增10個機場為24小時直接過境免辦出入境邊防檢查查驗手續口岸,適用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入境口岸總數由60個增加至65個,吸引更多國際客商「遊中國」。多語種問候回盪在口岸大廳,中國大陸開放的節奏已融入每個通關的瞬間。

為保障新舉措順利實施,北京邊檢總站提前開展政策宣介,在口岸內增設指引標示,張貼二維條碼,對不便操作智能設備的旅客提供多語種引導協助,一系列安排從旅客需求出發,覆蓋通關流程的各環節。

在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入境查驗大廳,義大利遊客林娜用母語向多語種邊檢AI智能交互機提問,隨即獲得解答。「人工+智能」的多語服務模式,已覆蓋30餘種語言。大同雲岡機場邊檢通道旁,警員為抱嬰旅客、老年旅客、傷病人員等特殊群體開設「綠色通道」,提供「一對一」協助服務。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