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財劃法修法,當局昨邀集地方政府代表會商,但會議現場只給兩頁A4紙、不到八百字的說明。記者鄭超文/攝影
行政院版財劃法修正草案預計明天出爐,財主部會昨大動作邀集各地政府會商,結果現場只提供不到八百字的說帖和簡報,至少十縣市發言挑戰,會議歷時約兩小時,結論充滿未知疑慮。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說,牽動上千億的預算,財政會議竟只給地方政府薄薄兩頁A4紙,內容空洞、沒有公式、沒有計算基礎,就要求地方政府背書支持,連部分南部縣市也不滿。
發展會、行政院主計總處昨邀地方財主單位說明不同補助原則。主計總處說,除少數二○二六年獲配統籌分配稅款較多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持保留意見外,其餘多數支持。
財政部昨提供的說帖分為兩大部分,包括地方政府基本業務經費(如人事費、辦公費、學校維護費等)和重大建設補助(如捷運、TPASS等跨縣市計畫),文件中沒具體補助金額、計算公式或分配比率,僅重申現有法條規定與原則。與會人士私下議論,行政院長卓榮泰明天就要拍板定案,財主部門不露口風的態度彷彿在「防賊」。
蘇俊賓表示,會議上中央沒提供試算資料,也沒說明未來貨物稅、營業稅、印花稅等具體分配比率,僅籠統承諾「不會比2025年分配給地方的金額低」,實際數字不詳;至少有十縣市提出相同質疑,沒看到具體內容,地方政府根本無法給出有意義意見。中央美其名要溝通,但不分藍綠地方政府,普遍感受到不被尊重,部分南部縣市憂心,當初不知道中央補助條件竟會變動下修,許多計畫執行一半卻要地方政府承擔預算不足的所有責任。
北市財政局長胡曉嵐說,根據目前得知的院版內容,統籌款專案公式計算普通統籌款降為百分之九十五,保障基本財源,再依各縣市分配指標分配,嚴重衝擊北市獲配財源。現行營業稅由百分之四十提升到百分之百,會與統籌稅分配連結,現行五項指標包括營利事業營業額百分之卅、人口指標百分之四十五、土地等其他指標百分之廿五。
新北主計處長吳建國指出,中央強調保障2025年額度,各縣市2026年度預算皆依新制編列,此舉讓地方擔心補助款恐倒退;加上會議無事前資料、中央也未提供完整試算,各縣市只能各自發言,整場會議「沒有回應、沒有決議」,中央僅稱會把地方意見帶回研議。
新北市財政局長陳榮貴直言,主要疑慮在分配機制不透明,無論是垂直分配額度或水平分配的各項指標金額,中央未公開計算基礎,「地方是在開盲盒」;如果覺得公平合理,就把廿二縣市分配結果算給大家看,如果可以公開透明,新北就會支持。
台南市副市長葉澤山說,會議給的資料是大原則,有縣市關心明年軌道設施補助比率是否減少,得到回應是已核定執行的不變。行政院版草案的統籌、一般性、計畫型補助總額優於新版財劃法,台南支持行政院版財劃法。高雄市主計處長林順裕表示,市府主張統籌分配款、一般性補助款及計畫型補助三項財源至少要維持2025年度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