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
經濟部20日將發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統計。受惠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應用需求持續增加,整體接單表現亮眼。
經濟部預測,10月接單金額約在686億至706億美元,年增23.7%至27.3%,預計將呈連九月正成長,若電子業接單動能持續,10月有機會再次超過700億美元,全年外銷接單有望突破2021年6,741億美元紀錄,再創新高。
依經濟部統計,9月外銷訂單金額702.2億美元,單月接單金額首度跨越700億美元大關,創史上單月新高,年增30.5%,更已連續八個月正成長,顯現外銷超旺;前九月接單5,243.7億美元,亦創同期新高,年增22.3%。
就產品別觀察,9月資訊通信產品接單234.3億美元、年增33.1%,在AI與雲端伺服器需求支撐下再創新高;電子產品接單277.3億美元、年增45.9%,主力集中於晶片通路、IC設計、印刷電路板、封測、被動元件與記憶體等供應鏈,訂單主要來自美國及東協市場。
整體而言,AI、HPC及雲端需求持續強勁,成為推動外銷成長最核心的動能。
儘管第4季為黑色星期五、耶誕檔期的歐美傳統旺季,但企業對後市看法趨於謹慎。
統計處調查顯示,預期10月接單將較9月增加的廠商占14.4%,持平者57.6%,減少者28%,顯示科技產品仍具支撐力,但整體成長動能可能放緩。
經濟部日前分析,過往訂單具有明顯季節性,傳統與消費性電子產品多於第3季反映旺季備貨;但AI需求崛起後,訂單節奏被打亂,AI產品不具季節性,使第3、4季接單差異縮小。去年第4季訂單優於第3季,就是AI帶動的典型案例,也使目前預測未來景氣的難度提高。
10月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雖呈趨緩,但若終端銷售良好,仍可能帶動第二波拉貨需求。預估第4季外銷動能仍以AI為主軸,其中伺服器訂單維持強勁,是目前最明確的成長供應鏈;在傳產因關稅、產能過剩與低價競爭受壓抑的背景下,AI預料將持續扮演外銷接單的主要支撐力量,可望挹注外銷接單動能穩步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