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零售業營業額年增率由負轉正,終結「連四黑」,但因九月遇到民俗月的購車淡季,經濟部預期又將轉為負成長。圖為台北迪化街。記者林伯東/攝影
經濟部昨天發布八月零售業營業額為三九一五億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率為百分之○點四,終結「連四黑」。不過,經濟前景不確定,加上九月仍是民俗月,是購車淡季,經濟部預估,九月零售業營業額又將轉為負成長。
此外,八月餐飲業營業額九三三億元,也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百分之四點八。但經濟部認為,儘管業者積極滿足消費者多變需求,推出新餐點,但因基期偏高,餐飲業成長幅度將受到抑制,預估九月也可能轉為負成長。
今年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影響,經濟前景不明確,民眾消費信心不足,內需藏有隱憂。今年四月起零售業營業額連續四個月負成長,八月維持平盤。經濟部預測,九月零售業營業額轉為負成長百分之五點二至負成長百分之二點二,第三季則負成長百分之二點八至負成長百分之一點八之間。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芳表示,八月零售業營業額得以維持平盤,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業者掌握節慶採買及暑假出遊商機,積極展開促銷活動攬客,並強化販售商品多樣性,加以持續布點擴展營運規模;二是民俗月是買車淡季,今年民俗月主要是落在九月,八月天數較少,因比較基期偏低,導致八月汽機車零售業減幅百分之四點五,相對縮小。
陳玉芳說,也因為民俗月主要落在九月,有廿一天,比去年九月多,因此汽機車銷售更淡,加上民眾對耐久財消費動能低,因此預估九月零售業表現恐轉弱。
陳玉芳指出,零售及餐飲動能偏弱,但也不悲觀。她說,八月零售業營業額成長百分之○點四,若不計列汽機車零售業則年增百分之一點三,代表基本消費仍在。八月電子購物及郵購業營業額年增百分之六、百貨公司年增百分之四點五、便利商店年增百分之四、藥品及化妝品零售業年增百分之二。
她並說,八月機車零售業營業額衰退百分之四點五,為連續六個月負成長,但政府祭出貨物稅減徵激勵措施,加上車廠推新車及優惠措施,因此上半年遞延購車有望在年底前實現。
此外,十月之後還會有政府普發萬元現金效應,如果民眾能進行額外消費,就能挹注消費動能。
批發業方面,經濟部指出,八月批發業營業額為一兆一一八四億元,年增百分之二點八,主因為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推升AI伺服器及電子零組件出貨量能。展望未來,因建材、化學材料、布疋及服飾品等傳產需求減緩,可能限縮營業額成長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