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關稅效應將掀投資美國大潮

美國相繼祭出對等關稅20%、半導體關稅100%,預計帶動台廠新一波赴美投資熱潮。(路透)

美國相繼祭出對等關稅20%、半導體關稅100%,預計帶動台廠新一波赴美投資熱潮。發展會主委劉鏡清表示,預計台灣大廠都會大動作布局美國,主要往德州及墨西哥,經濟部已向德州州政府爭取免州稅,獲州長回應,現待州參議院通過。

經濟部長郭智輝近日與產業界座談時表示,為緩解關稅衝擊,經濟部計畫在美設置產業園區,「鼓勵」業者前往布局。據了解,主要聚落將落腳德州,經濟部將在今年下半年在德州設立貿易投資中心,台美雙方並討論建立科技產業園區。

過去五年來,半導體上游業者環球晶,以及AI伺服器組裝大廠包括鴻海、廣達、英業達、緯創及旗下伺服器代工廠緯穎、仁寶等,幾乎都選擇前進德州。

劉鏡清分析,若是在232條款範圍內,台、日、韓稅率都一樣,預估台灣大廠主要會往德州達拉斯、墨西哥布局,前者是在美國境內,後者則仍在美墨加協定(USMCA)保障內。他透露,經濟部已向德州政府洽談,在德州投資的台商都能免州稅,已獲得州長回應,州眾議院也通過,現在等州參議院通過。

這波台灣大廠赴美投資潮,外界擔憂是否會變成「整個竹科」搬到美國去?劉鏡清表示,只要是根留台灣、再做全球布局,不一定是壞事;比較擔心的是過去中小企業把台灣業務收掉搬到海外去,對企業來說,美國生產成本偏高,所以主要是針對美國市場做移動,同時也會對其他海外市場布局。

至於中小企業如何往海外布局?劉鏡清表示,中小企業因規模小,很難應對當地政府,建議合併整合成產業控股公司,可以一起揪團打世界盃,赴海外投資。

經濟部於去年已與美國德州共同簽署「台灣-德州經濟發展意向聲明」,雙方加強半導體、電動車、能源韌性及創新科技等領域在雙向貿易、投資及產業合作。

目前德州是台灣業者在美主要投資目的地,經濟部表示,未來將透過以大帶小的方式,協助業者海外布局;郭智輝近日與產業座談也多次表達,因應美國高關稅,將協助台廠赴美投資。

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分析,有能力去美國設廠的企業,大多基於四種條件,包括:一是高毛利率,足以因應較高的生產成本;二是自動化程度高,才能應付美國的缺工問題,三是有產業群聚效果;四是國際客戶的強力要求。持平來看,具有上述條件,只有半導體、高階伺服器、高階工具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