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台灣4天3度0確診 陳時中:疫情趨緩│聯合報台商版0418曬新聞

內新冠肺炎病例四天內三度「零確診」。適逢周末到來,疫情趨緩讓許多民眾安心不少,好心情全寫在臉上。 記者林澔一/攝影

 

台灣

1.台灣4天3度0確診 陳時中:疫情趨緩

昨天內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繼四月十四日、十六日後,四天內三度「零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鬆口,指「疫情趨緩」,但請民眾不能鬆懈,嚴守社交距離、勤洗手等,維持成果;另外,東南亞疫情有升溫跡象,擬比照歐美強化入境管制,近期公布。各國解禁看似遙遙無期,但台灣已著手準備「解禁防線」。陳時中說,面對未來可能增加的海外旅客,不會採取「入境廣篩」,但計畫擴大檢疫旅館量能,入境旅客未找到檢疫旅館,就不能登機。

 

2.10本土感染源不明9結案 剩酒店女公關仍是謎

雖然內連續兩天無確診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表示,仍無法放鬆警惕,將持續對於有症狀、有風險者進行採檢,隨疫情降溫,採檢條件可望愈來愈寬鬆,未來可能有一點點症狀就採檢。至於何謂「一點點症狀就採檢」,究竟增加哪些需要採檢的症狀,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說,會朝向非典型症狀思考。張上淳表示,一般狀況下,應對有典型症狀者採檢,但大家都擔心無症狀感染者。他說,若無症狀者具有很強傳染力,周遭的人應該都會被感染,會有一定比率的感染者出現症狀,甚至造成群聚感染,因此指揮中心才會放寬檢驗標準,要求任何群聚感染都要全數採檢。指揮中心昨天也宣布,台灣十例感染源不明本土病例中,九例已結案,僅有酒店女公關,已採檢相關接觸者廿一例,目前採檢結果全部都是陰性,但感染源依然成謎;社區女保全(案三六六)因未發現群聚擴散,雖然感染源不明,也宣布結案。

 

3.罷韓6月6日投票 57萬票決戰門檻

中選會昨天審查通過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正式宣告罷免案成立,罷韓案將於六月六日舉行投票,六月十二日公告結果。中選會將函請被罷免人於文到十日內提出答辯書,韓國瑜昨說,「平常心,做好市政就是最好的防禦」。中選會表示,高雄市第三屆市長選舉原選舉人總數為二二八萬一三三八人,法定連署人數應為廿二萬八一三四人以上,罷免案原連署人數為四十萬六八八〇人,符合規定人數三十七萬七六六二人,不符合規定人數二萬九二一八人,已達法定連署人數,罷免案成立。高雄市公民數逾二二八萬人,依選罷法規定,罷免門檻同意罷免票數需多於不同意罷免,且同意票數須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的四分之一以上,罷免案通過需逾五十七萬票。

 

4.綠委才提案修法重罰…當局政府:張經義違反兩岸條例

陸委會認定中國大陸東方衛視張經義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不得在陸黨政軍任職規定將開罰。當局政府昨天表示,張經義在民間媒體任職沒有問題,但媒體明打著官方招牌「那就有問題」。至於開鍘張是否代表未來台灣人都不能在大陸官方媒體工作,府方人士表示,還要再討論,權責在陸委會。張經義案例一開,有許多台灣人受雇於大陸地方衛視擔任工作人員與製作,未來是否也會受罰引發關注,府方人士對此不表態,陸委會權責裁量權更增想像空間。

 

產經

1.領失業給付比較好?無薪假黑數 補貼看得到領不到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各產業,無薪假人數直逼一萬五千人,不過儘管無薪假再加上勞動部薪資補貼的收入總數,遠比失業給付金額來得高,近期卻傳出部分餐飲業勞工寧願被資遣領失業給付,也不想被放無薪假的怪象。學者直言,就算政府提供薪資補貼,但低薪產業守不住二萬三八○○元基本工資底線,業者基於成本考量,寧可私下勞資協議減班、減薪,或直接資遣勞工,中央薪資補貼政策對於無薪假「黑數」勞工來說,看得到、吃不到。勞保局統計,上月初次請領失業給付的人數九千一百卅五人,較去年同期核定人數七千兩百五十三人,明顯升高許多。依照勞動部規定,企業即便實施無薪假,每月仍要提供薪資,金額不得低於基本工資二萬三八○○元。

 

2.Google砍支出 牽動雲端鏈

外電報導,Google計畫縮減資料中心、硬體及非必要的行銷及差旅支出,是雲端服務供應商調整資料中心投資的第一家業者。四大資料中心業者中,亞馬遜、微軟與臉書都還沒有調整計畫,Google的調整是否影響今年雲端伺服器的需求,台灣供應鏈密切觀察。台灣伺服器供應鏈中,廣達(2382)是亞馬遜、微軟、Google與臉書的雲端伺服器供應商;緯穎雲端伺服器主力客戶是微軟與臉書,去年底加入亞馬遜;英業達是惠普與戴爾等企業端伺服器最大供應商,間接供貨給美系雲端資料中心客戶。廣達表示,雲端伺服器今年持續以兩位數成長目標不變。緯穎因北美封城的影響,人力與物流受到限制,影響資料中心的建置需求,導致第1季訂單遞延至第2季出貨,但對今年雲端伺服器需求仍樂觀。英業達也維持今年伺服器業務,可以成長5%至9%的目標不變。

 

兩岸

1.香港不排除再下調GDP預估值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17)日表示,香港今年GDP預測可能進一步下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香港經濟幾乎處於停擺狀態。港府之前預測今年香港生產總值(GDP) 將衰退1.5%,而上個月公布的數據顯示,香港 2 月失業率升至 3.7%,創逾九年新高。南華早報報導,陳茂波提到目前拉動香港經濟發展的三引擎「消費、貿易、投資」均出現停滯,但港府將推出相當於 GDP約 9.5% 的刺激性政策,先保住香港元氣。待疫情過後,約7月時再向全港市民發放現金港幣 1萬元,使香港經濟在最短時間快速扭轉,同時也會在國際上為香港做更多宣傳,鼓勵赴港旅遊、投資等。他指出,今年財政赤字可能達港幣3,000億元,預期儲備金從港幣1.1兆元減至港幣8,000億港元,大約是15個月的公共支出,但仍有能力抵禦任何貨幣衝擊。

 

2.上海廠復工 特斯拉3月大陸新車登記數量創新高

先前因新冠疫情臨時關閉的上海工廠恢復生產,特斯拉3月的大陸新車登記數量也升至創紀錄水準,根據大陸汽車工業信息網的數據,3月大陸生產特斯拉汽車的註冊登記量升至11,280輛,是2月的五倍。彭博報導,至於大陸3月進口特斯拉數據則尚未公布;但2019年3月,大陸進口特斯拉的註冊數量為9273輛,今年2月則進口182輛。這些數字代表自從該公司新的上海廠,新年前後開始投產交付以來,特斯拉在大陸已經加速,也證明在大陸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疫情期間暴跌的汽車需求正在逐步回升。高盛分析師Mark Delaney日前在報告中寫到,上海工廠投產後,特斯拉「相信自己現在可以更好地進入這個龐大的潛在市場。」特斯拉17日美股收盤上漲1.16%,連續10日上漲,是2013年以來同時間跨度最大累計漲幅。

 

全球

1.美籲G7檢討世衛 德仍力挺

美國總統川普十六日主持七大工業國(G7)領袖的視訊會議,討論合作重建健康、安全和繁榮,並呼籲長期存在問題的世界衛生組織(WHO)要改革;白宮指G7首長對此有共識,但德國總理梅克爾透過發言人表示,她力挺WHO。川普十四日宣布美國停止贊助WHO,重新評估是否要永久中斷;美國國會議員十六日聯名致函川普,要求將WHO秘書長譚德塞去職作為重新資助的考慮條件。白宮指出,各國領袖花了不少時間討論WHO,G7每年捐助WHO超過十億美元,但WHO在處理疫情過程中,缺乏透明度、管理不善,希望WHO通盤檢討,進行改革。紐約時報報導,梅克爾在會議結束後,透過發言人賽伯特發表聲明指稱,梅克爾在會議中當著川普的面表示對WHO的全面支持,並指疫情當前,唯有強力合作才能度過難關。

 

2.不再依賴俄羅斯!睽違9年美再次發射載人太空火箭

依賴俄羅斯火箭載運太空人九年之後,美國太空總署(NASA)和太空科技公司SpaceX將於5月27日發射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的火箭至國際太空站(ISS),為美國近十年來首次載人的太空飛行。NASA署長布萊登斯坦(Jim Bridenstine)17日宣布發射日期。NASA在2011年最後一次發射太空飛梭以來,美國便沒有自力載運太空人上太空。布萊登斯坦推文表示,「5月27日,NASA將會從美國領土再次發射搭載美國太空人的火箭!」太空人赫利(Doug Hurley)及班肯(Bob Behnken)將會搭乘SpaceX獵鷹9號火箭,從甘迺迪太空中心39號發射台升空,2011年7月發射的亞特蘭提斯號(Atlantis)太空梭、半世紀前發射的阿波羅火箭(Apollo)都是在此發射台發射。赫利上次在太空梭任務中擔任飛行員,這次他將擔任天龍號太空船(Dragon crew capsule)的指揮官。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