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身的大陸東方衛視記者張經義八日在白宮記者會訪問川普。 (路透)
台灣
1.張經義任職陸媒白宮記者 陸委會要開罰
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邱垂正昨日表示,在中國大陸東方衛視擔任記者的台灣人張經義,其任職的媒體為大陸黨務及政務直屬事業單位,涉嫌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卅三條第二項規定,陸委會將會同通訊傳播委員會與文化部責成主管機關進行查處。陸委會去年曾經引用同一條文處分在大陸擔任社區助理與政協的台灣人,處以台幣十萬元至五十萬元不等的罰鍰。對於陸委會指張經義違法,律師葉慶元指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禁止的是不得在黨政軍任職,而非明文規定到黨營事業單位,陸委會違法解釋,擴張了法律限制的範圍,這是不對的。陸委會片面把具體範圍擴張到黨營事業是不合適的,張經義如果後續要進行行政救濟,恐怕陸委會的處分會被撤銷。
2.喜!境內再度零確診 數據也漂亮
指揮中心昨再次宣布,本周境內第二次無新增確診個案,指揮官陳時中說,「仍不能鬆懈」,清明連假的危機還沒有完全解除,必須等到這周日才能確定清明這一波危機已經真的過去。面對五天兩度零確診,陳時中說,邊境這條線守得愈來愈好,但國際疫情愈來愈嚴重,仍不可掉以輕心。防疫要好,須維持政策透明度,和對專業的尊重,「慶幸有很好CDC防疫團隊,還有我們人民的素質跟配合,讓基本防疫戰線守得好。」至於何時才能解除社交距離?陳時中認為,這是依據快篩、疫苗、治療藥物何時生成,加上新冠肺炎海外是否盛行、台灣本土案例狀況等綜合而成才可以判斷,無法用單一指標決定。
3.陸委會:第二次類包機 兩班機將載回460人
第二批接返滯留湖北台灣民眾的「類包機」將於廿日、廿一日再次啟動,陸委會發言人邱垂正昨表示,兩班班機都已額滿,預計將接返四六○人。邱垂正表示,華航廿日、廿一日赴上海兩架次的航班,登記作業自十一日上午起,目前兩班次都已滿額,各為二三○人次,海基會將逐一聯繫確認。至於湖北赴上海的交通狀況方面,邱垂正說,武漢自八日解封後,滯留的台灣民眾前往上海搭機的交通應該會比較順利,加上這次公布航班的時間比較早,也讓滯留民眾有更多時間準備,後續將視搭機報名的狀況,來決定是否再安排定時定點的返台航班。目前滯留湖北的台灣民眾,依據海陸兩會統計,人數約七百多人;但根據湖北省台辦截至八日披露的數據,目前仍有五百多名需要返台的台胞滯留湖北各地。
4.華航正名 蔡英文:要有更強的辨識性
立法院會今天將處理時代力量及台灣基進黨提出的華航、護照更名公決案,由於民進黨內部也有不同意見,民進黨團今天上午將先召開黨團大會凝聚共識,據了解,院會今天將變更議程,民進黨團將自提版本,再一起併案交付朝野協商一個月,不讓時力和基進黨主導正名案。蔡英文昨天表示,華航正名的重點在於,代表台灣要有更強的辨識性,這一次台灣人民有這麼大的感受問題,主要還是很多海外人士沒辦法辨識,很多人民強烈要求,「來自台灣的,我們就要有足夠的辨識性」。蔡英文也說,行政院長蘇貞昌說得很好,強化台灣各項事件、飛機、或其他代表台灣的事物,能夠有更強的辨識性,這是要一起來努力的,這幾天她也看到民眾的創意都很好。
5.反制罷韓興訟開庭 韓方:「這是法官善與惡的選擇」
高雄市選委會宣布第二階段罷韓連署過關,市長韓國瑜為反制聲請停止執行。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下午開庭調查,韓方強調,第一階段連署明顯是偷跑,甚至出現「死人連署」偽造文書情事,提告是為維護程序正義,「這是善與惡的選擇,仰賴法官智慧。」今年1月20日,中選會發函通知領銜人領取第二階段連署人名冊,並於60日內徵求連署。今年3月9日,罷韓團體提出第二階段連署書。4月7日,高雄市選委會開委員會議審查,確認已過22萬8134份門檻,將展開第三階段罷免投票。韓國瑜認為「罷免連署偷跑」,宣傳活動在市長任職未滿1年時即開始進行宣傳並簽署罷免提案書,違反選罷法第75條規定,向法院聲請停止執行,另向行政院提訴願。
產經
1.無薪假逼近1.5萬人 住宿、餐飲最慘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再次宣布新冠肺炎病例零確診,但勞動部昨公布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最新數據,截至四月十五日,全台無薪假人數達一萬四八二一人、事業單位五八八家,仍以住宿及餐飲業最慘,特別的是,運輸及倉儲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化學工業,無薪假人數增幅暴增。因應無薪假與基層勞工衝擊,勞動部推出勞工紓困貸款救急,每人最高可貸新台幣十萬元,還款期三年,第一年勞工免繳息,利息由勞動部補貼,第二年起利息一年最高一八四五元,將提供五十萬個申貸名額。金管會並對小攤商等提供五十萬元紓困貸款案,也可照顧到四十二萬人,最快下周可以上路。
2.小攤商紓困貸款 最多50萬、年利率不到1%
個人店家、夜市小攤販紓困來了。金管會昨公布,針對月營業額未達廿萬元的小規模營業人推出紓困貸款,給予每戶上限五十萬貸款額度,年利率不超過百分之一,最快下周上路,申請期限至明年三月廿七日止,初估全台約有四十二萬小規模營業人可望受惠。行政院昨舉行「個人紓困措施」記者會,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針對小規模營業人推出上限五十萬紓困貸款案,考量到部分微型企業沒有財務報表或四○一報表,將採「簡易式信用評分表」,初估全台小規模營業人有近五十萬人,初步可涵蓋八成五小規模營業人。金管會銀行局說明,所謂小規模營業人是指每月營業額未達廿萬元的商家,也就是免用統一發票的商家,例如早餐店、夜市路邊賣雞排、珍奶攤販等,每戶貸款額度約五十萬元。商家可向有參加中小信保的全台三十六家銀行申請,不限資金用途。
3.台商申請匯回資金放緩
財政部昨(16)日發布境外資金匯回最新統計,近一個月台商申請匯回50件、金額約97億元,單月申請匯回金額略遜於上期。境外資金專法上路以來,累計海外資金申請匯回總額已達新台幣818億元。《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課稅條例》已在去年8月15日上路,運用優惠稅率吸引台商資金回台,財政部推估上路首年至少可吸引1,333億元海外資金匯回。昨日公布統計至4月14日的數據,共有327件匯回申請案、申請匯回總額818億元,已實際匯回的金額為717億元。財政部於每月15日公布資金匯回統計,觀察新冠肺炎對資金回流進度影響,自疫情爆發以來,2月15日至3月14日期間,資金匯回新申請件數為45件,單月新增申請匯回金額157億元;3月15日至4月14日期間,新增50件境外資金匯回案件、新增申請匯回金額97億元,近一個月申請匯回案件數雖增加,但回流資金總額低於前期。
兩岸
1.今年廣交會6月15~24日在網上舉辦
大陸商務部官網消息指出,第12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將於6月15-24日在網上舉辦,為期10天。《第一財經》報導,在網上舉辦廣交會是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努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的創新舉措,有利於幫助外貿企業拿訂單、保市場,更好地發揮廣交會全方位對外開放平台的作用。大陸商務部稱,將堅持進出口並重,做好產供銷對接,積極動員各方力量,提升技術水平,擴大惠企範圍,完善配套服務,提升廣大企業和客商的上線體驗,力爭舉辦一屆「特殊時期、特殊意義、特別舉措、特別精彩」的網上廣交會。
2.振興經濟 大陸逾40城市發消費券
雲南省發放3000萬元人民幣消費券補貼市民家電採購支出,圖為昆明一消費者通過手機領取消費券。 中新社
大陸多個城市發放消費券,以振興疫情過後的經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40多個城市陸續發佈了消費券政策,總額超過56億元,其中餐飲、旅遊和零售行業是投放重點領域。新華社報導,南京於3月17日開始發放消費券。當周周末(3月20日至22日),南京19家重點商貿流通企業數據顯示,16家企業的營業額環比前一周末出現增長,平均漲幅為61.84%。杭州市則在清明小長假通過消費券帶動消費7億元。杭州市商務局統計,從當地3月27日開始發放消費券,截至3月29日下午4點,不到兩天的時間,已經兌付2983萬元政府補貼,帶動規模達4.53億元的杭州市場消費。中部城市鄭州4月3日發放了首期5000萬元消費券,截至4月6日13時,已兌付政府補貼1701萬元,帶動消費2.01億元。光大證券發佈研報稱,相比直接面向居民「分紅」、「撒錢」等方式,消費券能夠更直接地轉化為消費行為。
3.人行數位幣 5月蘇州首發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數位貨幣5月將在蘇州首發,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員工的薪水,原先透過「工農中建」等四家國有銀行代發工資,計畫4月完成數位錢包建置,5月薪水中的交通補貼50%,拿到手將會是數位貨幣。蘇州相城區政府部門人士證實,人行數位貨幣(DC/EP)(DC是數位貨幣;EP是電子支付)應用率先在蘇州相城區落地,率先在全中國大陸領跑。消息人士透露,先前已經收到文件,具體是金融監管局在負責。據了解,支付寶參與了人行數位貨幣(DC/EP)的技術和硬體研發、發行和支付通道技術工作。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界面、財聯社主辦的科創板日報報導,網傳數位貨幣(DC/EP)錢包內測截圖上,顯示深圳、雄安、成都和蘇州匯是第一批啟動先導計劃的城市,而蘇州市相城區將會是重要的試點區域。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金融分析師肖磊指出,DC/EP是替代M0(流通中現金),但要考慮發放形式,銀行以電子錢包形式,發放客戶支取的現金,由於牽扯到複雜的管理和營運體系,目前還不具備在全大陸推廣的條件。
全球
1.60年來首見 IMF估亞洲經濟今年零成長
國際貨幣基金(IMF)十六日表示,亞洲今年經濟成長將陷入六十年來首度停滯,原因是疫情危機空前重創服務業與主要出口目的地。IMF亞太部門主管李昌鏞(ChangYong Rhee)表示,決策者必須針對受到外出限制、社交距離與防疫相關措施嚴重衝擊的家庭與企業提供支援。李昌鏞透過視訊在一場記者會上表示,「這是全球經濟面臨高度不確定與挑戰的時期。亞太地區也不例外。疫情對亞洲的影響將非常嚴峻、全面性的,而且史無前例。這不是企業能照常運作的時刻。亞洲國家必須動用手上的所有政策工具。」IMF在十六日發布的亞太區報告中表示,亞洲經濟今年可能零成長,為六十年來首見。IMF預期,假定抗疫發揮成效,亞洲明年經濟成長率將達百分之七點六,但展望具高度不確定性。
2.川普主持G7領袖會議 討論重建「值得信賴的供應鏈」
美國白宮表示,美國總統川普16日上午主持七大工業國(G7)領袖的視訊會議,討論合作重建健康、安全和繁榮。白宮轉述,七國(英國、加拿大、法國、美國、德國、日本與義大利)領導人均同意,要合作對抗世界公衛危機,呼籲存在長期問題的世界衛生組織(WHO)進行改革;另外,G7會議也同意,將責成部會首長一起合作,重建經濟與值得信賴的供應鏈體系。
3.殼牌石油拚減碳 誓言最遲2050年達零排放
國際石油天然氣巨擘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今天誓言,在2050年前要達成「碳中和」(Carbon Neutral)目標,和競爭對手英國石油公司(BP)的承諾一樣。法新社報導,殼牌執行長范柏登(Ben vanBeurden)在聲明中表示,社會對於氣候變遷的期許瞬息萬變,殼牌需要再進一步自我要求,計畫最晚在2050年成為零排放的能源企業。殼牌並尋求趕上社會對升溫幅度抑制在攝氏1.5度內的期待,這也是巴黎氣候協定的目標。殼牌將在2050年前把自家能源產品的「淨碳足跡」減少約65%;在2030年減少30%。殼牌也會努力並轉而服務那些一樣想要在2050年達成零排放目標的企業和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