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1月14日至16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舉辦。圖為低空經濟與商業航天展區。(中通社)
第二十七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16日落幕,三天內促成1023項供需對接和投融資項目簽約,意向成交與投融資金額突破1700億元人民幣。
中新社報導,本屆高交會以「科技賦能產業 融合共創未來」為主題,發佈新產品新成果5000餘項,吸引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逾45萬人次專業觀眾入場,同比增長13%。
展會上,90%以上實物展品為「高、精、尖」技術與產品,超20%是首發、首展展品。長征火箭、海葵一號、華龍一號、「深圳星」亞太6D衛星、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等大國重器展現創新發展的中國方案。比亞迪、騰訊、華為、宇樹科技等2000多家企業、科研機構等攜前沿科技亮相,引來業界關注。
開源鴻矇生態、中國產AI生態主題特展、衛星通信超遠程機器人手術、全球首台攝像核磁共振等自主創新產品成為展會熱門,吸引人們駐足打卡;機器人格鬥、3D世界生成模型、eVTOL載人飛行器、AI繪畫等前沿創新科技展示,讓觀眾對科技改變未來生活充滿期待。
本屆高交會特設國際友好城市科技展區及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專區,展現以科技創新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優秀成果。僅高交會首日舉辦的國際採購團新能源產業及儲能技術山東專場活動,就吸引了英國、俄羅斯、保加利亞、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阿聯酋、約旦、韓國等全球30餘家國際採購商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