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取自人民日報
持續加強對台交流合作,福建農林大學深入實施「三個一百」行動計畫,13日舉行閩台融合發展「三個一百」簽約暨兩岸教育與農業交流合作研討會。截至目前已引進101名台灣教師,並與118家台企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
「三個一百」指的是福建農林大學與100家台企合作、引進100名台灣教師、聘任100位台籍行業導師。
澎湃新聞報導,會上與台灣企業代表簽訂合作協議,向新聘的台灣教師代表和行業導師代表頒發聘書,來自兩岸的高校代表、台企負責人、台灣校友及師生代表共120多人參會。
福建農林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先後與118家台企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涵蓋農業科技、綠色能源、文創設計等領域;全職或柔性引進101名台灣教師,覆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等學科;聘任100位台灣農林企業界、學界資深人士擔任本科生和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行業導師。
構建「理論+實踐」協同育人體系,導師團隊來自台灣農業科技、生物醫藥、鄉建鄉創等領域,有力推動兩岸在農業高等教育、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展。
人民日報報導,福建農林大學與台灣農林學界淵源深厚。早在1940年代,福建農林大學的前身「福建協和大學農科」和福建省立農學院的首屆427名畢業生中,就有180多人跨海赴台,成為台灣早期農業發展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為台灣農業騰飛和兩岸交流作出了積極貢獻。
例如台灣農業試驗所所長、文化大學農學院院長萬雄;中興大學校長、台灣植物保護中心主任貢穀紳,「台茶之父」吳振鐸,以及邱瑞珍、陳錦文、邱人璋等。1987年,這份跨越海峽的學緣在兩岸開放後綻放新枝。黃歷校友會率先架起交流橋梁,促進兩岸農業科技教育交流合作。至2000年,先後有台灣校友、學者180多人次到校訪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