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中)十二日在白宮簽署國會剛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結束歷時最久的政府停擺,眾院議長強生(前左)與眾院共和黨領袖在旁鼓掌慶賀。(路透)
共和黨掌控的美國眾議院十二日以二二二票對二○九票通過臨時開支法案,火速送往白宮,美國總統川普立即簽署生效,長達四十三天的美國聯邦政府史上最長停擺畫下句點,正式重啟運作。
美聯社報導,眾院議長強生在投票前發表措辭嚴厲的演說,將政府關門責任推給民主黨。強生說:「他們明明知道這樣做會造成痛苦,但他們還是做了。整個行動毫無意義,錯誤且殘忍。」
民主黨先前阻擋臨時開支法案導致政府關門,目的是要求法案納入條款,延長今年底到期的健保保費補貼,以免全美兩千萬人保費大漲。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支持這項主張,但川普和共和黨強力反對,堅持先讓政府開門再討論,最後少數民主黨議員選擇退讓,但引發黨內砲轟。
川普利用簽署法案的機會抨擊民主黨人,稱這些人「敲詐勒索」,指責他們造成航空旅行混亂和聯邦雇員的工資損失。然而,民調顯示,多數美國人將政府停擺歸咎於共和黨人。
川普政府曾透過法律手段,阻止政府在關門期間為低收入戶食品券提供資金,還試圖解僱數千名聯邦僱員,並在政府停擺期間威脅扣發其他僱員薪水。但川普稱民主黨「讓人們受到非常嚴重的傷害」。
聯邦政府上次關門發生在川普的第一任期,共停擺卅五天,這次政府自十月一日起關門長達四十三天,創下最長紀錄。
川普在社群平台發文批評民主黨人「惡意關閉國家,害國家損失一兆五千億美元」。國會預算處則表示,這次政府關門對經濟的負面衝擊大部分將在結束後恢復,但無法完全復原,估計為期六周的關門造成約一百一十億美元永久性經濟損失。
華爾街日報報導,剛生效的臨時開支法將延長聯邦政府撥款至二○二六年一月卅日,並為農業部、軍事建設和立法部門提供全年資金,另有保障聯邦公務員在明年一月底前不會被裁員條款。政府重啟後,約六十七萬名放無薪假的公務員將返回工作崗位,另有數量相當的無薪執勤人員將獲得補發工資,包括六萬多名航管員及機場保全。
眾院以二二二票比二○九票通過法案,有六名民主黨眾議員跑票,全都是來自搖擺選區。民主黨參議員過去一個多月來堅持,任何重啟政府協議都必須包含延長今年底到期的「可負擔健保法」(ACA)補貼,但最終仍有七位民主黨參議員及一位無黨籍議員倒戈支持共和黨的開支法案。
眾院民主黨領袖傑佛瑞斯表示,民主黨將繼續推動立法延長ACA補貼,包括一項延長補貼三年的新法案。他重申民主黨將施壓共和黨支持這項提案,「這場戰鬥還沒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