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拉動下,上海消費回暖,前3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人民幣1.2兆元,年增4.3%。圖為2025千島QDF潮玩卡牌展日前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中新社)
上海市統計局22日發布最新經濟運行狀況,今年前3季,上海實現地區生產毛額人民幣4.07兆元,年增5.5%。較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這一增速也跑贏全大陸前3季度年增5.2%,不過並沒有公布上海第3季單季GDP增長數據。
「上海發布」22日解讀,前3季度上海市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增強。解讀也指出,「國際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多,經濟回升基礎還需鞏固。」
澎湃新聞報導,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長馬海倩認為,最值得關注的就是新動能的加速成長。事實上,三大先導產業(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的突出表現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是多年來提前布局、久久為功的結果。「回望整個『十四五』期間,上海持續加力布局三大先導產業,目前來看,新動能已經出現了成勢的意味。」
她認為,在上海的高品質發展中,產業轉型的重點就是三大先導產業的壯大和以此為代表的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培育。在事關未來發展的新賽道上,上海始終跑在最前列,這是發展進程中一個顯著特點。
從物價收入看,上海前3季居民消費價格與去年同期持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4.3%。從進出口看,前3季度,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年增5.4%,其中,出口總額增長11.3%。
分產業看,上海前3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增5.7%,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先導產業製造業增速較快。人工智慧製造業增長12.8%,積體電路製造業增長11.3%,生物醫藥製造業增長3.6%。
同期,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增5.9%。其中,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年增15.5%,金融業年增9.8%。
投資方面,上海前3季固定資產投資年增6%。分領域看,工業、城市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投資分別增長20.3%、11.7%和2.2%。
消費方面,在「以舊換新」等補貼政策拉動下,上海消費呈現回暖態勢,前3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人民幣1.2兆元,年增4.3%。
第一財經報導,不過今年上半年,上海經濟增速5.1%,仍然低於全大陸的5.3%。第3季度上海工業、金融業、信息服務業、租賃商務服務業、科技服務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文體娛樂業等多數行業的指標,均較上半年出現邊際改善,帶動前3季度上海經濟逆勢而進。
上海社科院經濟所所長沈開豔表示,前3季度的經濟數據,不僅體現了上海作為大陸經濟增長引擎的韌性,也展示了上海經濟結構轉型和升級的先導性。經濟增長背後的驅動力,比增速本身更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