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會主委葉俊顯。記者曾吉松/攝影
政府推動「AI新十大建設」,並以矽光子、量子科技等為發展重點。發會主委葉俊顯昨(20)日表示,矽光子開發(據點)原則上將落腳高雄,未來將串聯南部半導體聚落,成為推動AI產業落地的重要基地。
葉俊顯昨日出席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業務報告並備詢,國民黨立委楊瓊瓔、鄭天財等人關注半導體供應鏈外移風險,示警政府若未妥善掌握影響評估,恐讓台灣成為「美國晶片人才訓練場」。
葉俊顯表示,台積電2奈米先進晶片將於年底前在新竹與高雄兩地量產,顯示高階製程仍根留台灣,半導體供應鏈赴美設廠並非產業外移,而是供應鏈複製與全球布局的一環,這波供應鏈重組將促進本土創新。
對於立委擔憂,他表示,政院已有跨部會研議,將儘速就供應鏈外移與本土產業衝擊提出評估。
國民黨立委謝衣鳯則提醒,美國地區銀行近期爆發信貸危機,加上AI投資熱潮中多家新創仍未獲利,市場憂心「AI泡沫化」風險升高。葉俊顯表示,這波AI浪潮與2000年時期的網路泡沫不同,產業已具實際應用基礎,從雲端資料中心到終端產品皆有明確需求,會持續關注國際金融與AI市場變化,以防系統性風險擴散。
根據發會報告,各部會共同推動AI新十大建設,目標2028年前創造7兆元產值與18萬個高薪職缺,並在2040年前突破15兆元產值、帶動50萬就業機會,打造台灣成為「智慧科技島」,讓台灣AI產業實力躍升全球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