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
美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OpenAI執行長奧特曼近日旋風式訪問亞洲,主要是爭取資金和製造夥伴,以滿足這家人工智慧(AI)新創公司對運算能力近乎無止境的需求。
知情人士透露,奧特曼正和供應鏈合作夥伴探討多種融資方案,目標是為OpenAI規模龐大、動輒數兆美元的基礎設施計畫確保長期低成本的供貨,但相關討論尚在初步階段。
9月底以來,奧特曼走訪台灣、南韓和日本,先後和台積電(2330)、鴻海(2317)、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公司會面,敦促這些業者擴大產能,並優先處理OpenAI的訂單。
據報導,奧特曼此行也和部分企業討論輝達(NVIDIA)下一代Rubin系統的生產與部署。OpenAI將是首批在2026年下半年獲得Rubin系統的客戶。
據報導,奧特曼上個月底前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拜會投資人,原本也規劃為OpenAI的基礎建設擴張和研發籌措資本。此行中,他原定會晤阿布達比主權基金MGX和Mubadala,以及OpenAI的營運夥伴G42。新資金部分將用於支應阿布達比的「星際之門」(Stargate)資料中心。
據傳OpenAI日前告訴投資人和業務合作夥伴,今年租賃伺服器的支出可能高達160億美元,並預料到2029年將攀升至大約4,000億美元。
OpenAI上周再度點燃全球AI熱潮,發布影片生成模型Sora 2。業界人士預料,這類模型和應用對運算能力的需求將遠高於以文字為主的AI模型。
奧特曼近日在部落格中也寫道:「我們的願景很簡單:要打造每周新增1 GW(百萬瓩)的AI基礎設施。」
奧特曼上周接受斯普林格執行長杜普納(Mathias Döpfner)訪談時說,如果AI變得比他更勝任OpenAI執行長,他離開公司後下份工作是當農夫,「若這天真的到來,我會很興奮」。「我有一個農場,有時我會在那裡住,我確實很喜歡」。奧特曼說,在ChatGPT蔚為風潮之前,他更常待在這座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