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光復鄉2村重災89戶 花縣府爭取中繼宅

花縣府指出,光復鄉太平村、大同村難以恢復,已向中央爭取中繼宅及研議遷村計劃。記者李隆揆/攝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水重創光復鄉,其中大平村、大同村八十九戶地勢低窪,住家、農田都遭泥水淹沒,加上鄰近河床被抬高,縣長徐榛蔚向中央爭取設置中繼宅,並研議遷村。行政院政委、中央總協調官季連成說,中央已著手研擬,將由土地署協調跨部會,提出整體方案。

 

土地署表示,將研擬短中長期安置方案,包括租金補貼、中繼宅、社會住宅及遷村規畫等。其中中繼宅屬於短期安置,未來仍以社會住宅或遷村等為主要方向,並評估八十九戶是否仍有原地居住可能。

 

受災最嚴重的區域集中在光復鄉佛祖街與中正路末端。土地署指出,該處地勢低窪,即便加強堤防仍難消除居民疑慮,後續將與縣府及居民討論,避免安置地點太偏遠。

 

花蓮縣府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後,河床地勢顯著抬高,即使溢流口已阻斷,仍潛藏水患風險,加上颱風正在形成,佛祖街一帶極易再度受災;馬太鞍溪屬經濟部水利署業管,堰塞湖則由林保署負責,請土地署出面整合,制定長治久安的解決之道。

 

住佛祖街上的劉姓災民說,這次實在淹得太嚴重,房子再怎麼清也不能住人了,要遷村可以,不過災民需要的不是暫時的住處,而是土地、房子上能寫自己名字,一個能安身立命、安定的家。

 

台九線馬太鞍溪橋也在此次事件中,遭洪流沖毀,交通部預計十月中完成涵管便道,明年二月前完成鋼便橋,主要橋梁部分,二○二七年底完成雙車道通車。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預計原址重建馬太鞍溪橋,並將防洪標準從原先的一百年,提高為二百年。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