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因醫療健保與開支陷入僵局,國會無法及時通過撥款法案,美國政府十月一日將關門。圖為國會大廈九月卅日的照片。(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九月廿九日在白宮會晤兩黨國會領袖,但未就避免政府關門達成共識。聯邦預算九月卅日到期,若國會未通過法案延長撥款,聯邦政府將在十月一日凌晨零時一分發生近七年首次關門。
川普九月卅日說,兩黨僵局若導致政府關門,許多聯邦雇員可能被解僱。美國副總統范斯廿九日坦言,情勢正走向政府關門,「因為民主黨不願做對的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眾院民主黨領袖傑佛瑞斯說,雙方立場差距甚大。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共和黨雖在國會兩院占多數,但在一百席參院還未掌握通過支出法案所需的六十票。民主黨擁有一定籌碼,該黨聚焦推進醫療政策目標,拒絕支持共和黨所提法案。
共和黨主張通過一項臨時撥款法案,維繫現有撥款水準七周,直到十一月下旬。民主黨人說若要他們支持,共和黨須同意就醫療照護新增約一兆美元支出,延長預定年底到期的歐巴馬健保補助,並撤回今年稍早通過對聯邦醫療補助計畫等項目的削減,但共和黨拒讓步。雙方互批若政府若關門是對方責任。
美國政府多次關門,對經濟與市場影響有限。多數經濟學家估算,每關門一周,GDP減少約○點一個百分點。即便是二○一八年底持續卅多天的最長停擺,對美國經濟的衝擊也屬輕微。但這次情況不同,川普公開威脅部分因政府關門被迫休無薪假的聯邦雇員將永久裁撤,打破以往「關門結束即召回」慣例。
川普政府已備妥政府關門計畫,包括勞工部將停止大部分業務,隨後解僱數千人;國家公園將關閉,員工可能裁撤;國稅局服務專線將無人接聽,甚至可能永久停擺。
前述由白宮預算管理局局長伏特主導的因應方案,將完整呈現川普對聯邦政府的願景。伏特規畫這次政府關門後,能繼續運作的只剩獲得七月通過的「又大又美法案」撥款的單位;該法案著重稅務與移民政策,國防部與國土安全部受惠最大。
一般來說,聯邦政府關門期間,人員可能被迫休假或無薪工作;社會安全、軍事勤務、移民執法、航空管制等被認為必要的工作將繼續,但其他服務可能中斷或延遲。
政府關門已成華府預算鬥爭一大特色。二○一八年在川普第一任期,各方僵持曾導致政府關門長達卅四天,是現代史上最長一次。政府關門可能導致廣泛長期後果,先前的關門除了導致國家公園和博物館關閉,也曾導致拖慢航空運作、延後食物安全檢查並使移民聽證延期。分析家也警告政府關門若延宕,可能使經濟成長放緩、擾亂市場並侵蝕公眾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