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首席經濟學家說,企業在新計畫投入的支出若未能回升,OECD諸國「成長將難以為繼」。(歐新社)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警告,疲弱的企業投資正威脅全球經濟成長,尤其在遭遇全球金融海嘯和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後,先進經濟體的企業支出大多都未能重返歷史趨勢水準。
根據OECD公布的最新數據,成員國淨投資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已下滑,從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前的2.5%降至1.6%(取OECD中間值),疫情使情況雪上加霜。
即將卸任OECD首席經濟學家、轉任葡萄牙央行總裁的裴瑞哈(Alvaro Pereira)說,企業在新計畫投入的支出若未能回升,OECD諸國「成長將難以為繼」。
這份報告追蹤的34個先進經濟體中,僅兩國截至去年為止的淨投資趨勢超越金融海嘯前的水準:以色列和葡萄牙。有六國的投資高於疫前水準,包括加拿大、義大利和澳洲。
目前OECD的平均投資仍比疫前趨勢低6.7個百分點,與金融海嘯前的趨勢水準相比更陡降20%。
多重因素導致這種現象,但普遍的政策不確定性是關鍵因素,以致企業遭連番震撼襲擊的同時對投資裹足不前。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關稅亂無章法,也給企業新的理由擱置大型投資決定。OECD報告顯示,各大產業的企業投資全面下滑。
裴瑞哈說:「自金融危機以來,不確定性就非常普遍,我們又遭遇許多大型危機。如果不再投資,成長遲早會難以維繫。這絕對至關重要。」
OECD的分析發現,經濟政策不確定性若增加1個標準差,會導致一年後企業投資成長率減少1個百分點。這是因為企業不確定全球需求展望如何時,對長期投資計畫也變得躊躇不前。
數位及知識產業相關投資成長強勁,仍未能抵銷實體資產折舊率升高和投資乏力的衝擊,導致企業投資占經濟產值比率持續走下坡。
OECD指出,如果不確定性持續居高不下,到明年底前,實質投資可能因此縮減1.4個百分點。
金融海嘯過後,資本取得的成本降低,但OECD研究發現,企業未能趁機積極投資,許多國家的公司比海嘯前傾向提高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