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基隆捷運和台鐵脫鉤 轉進七堵和百福社區│聯合報台商版1022曬新聞

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

1. 基隆捷運和台鐵脫鉤 轉進七堵和百福社區

基隆捷運出現重大變化,部分路段將與台鐵分道揚鑣。交通部長王國材昨天說,原與台鐵共用路廊的基捷確定改變路線,第一階段八堵到南港段幾乎與台鐵「脫鉤」,將走進人口較多的基隆七堵市區、百福社區,也會轉進新北汐止區公所與捷運民生汐止線第一期工程(汐東線)整合,確切路線下周拍板,總經費約四二五億元,交通部希望由新北市興建和經營。

 

2. AZ混打mRNA疫苗 下月開放

BNT疫苗供貨充裕,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宣布,第十三輪預約平台提供部分民眾混打BNT疫苗、莫德納疫苗,且採全年齡開放、分流施打,最快十一月上旬就能讓第一劑接種AZ疫苗滿十周的民眾混打mRNA疫苗,希望年底之前二劑覆蓋率達六成。

 

3. 春節返台 陳時中:研議可居家檢疫或隔離天數縮短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23)日表示,COVID-19疫情控制妥當,目標是明年春節讓民眾安心返台,初步規劃開放居家檢疫或檢疫天數縮短,盼對防疫影響最小情況下,提高返台方便性。媒體追問初步規劃方向為何,陳時中說,初步方向很多,如免強制住防疫旅館改採居家檢疫、檢疫天數變短等,綜合考量如何對防疫影響最小,又能提高方便性。

 

4. 施明德控美麗島律師是特務 蘇貞昌:一生坦蕩可受公評

線民案持續延燒,連當年美麗島案辯護律師都遭質疑。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昨在臉書回應,應探究的是,美麗島辯護律師誰不是特務?而不是問誰是?施明德說,他們都只是針對他們的當事人,像平凡律師一樣在法律範圍內進行法律辯護,請求減刑,免刑,「所有辯護律師,沒有一位在法庭上替民主運動辯護。一句都沒有。」由於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是美麗島辯護律師出身,蘇貞昌上午在立法院會前受訪說,「我一生坦蕩,備受檢驗、可受公評」。


產經

1. 立法院審查紓困預算 刪減1億元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21)日繼續審查振興紓困預算,立委要求刪減五倍券預算,幾番爭論之下與行政部門取得共識,刪減紓困預算1億元,但可以再就細項科目調整。立法院財政、內政、經濟、教文、交通、衛環等六個委員會召開聯席會議,審議防疫紓困振興特別預算更邀集各個相關部會列席,處理總計463個立委提案,截至下午散會為止,在總額1,600億元的預算當中,累計減列預算1億元。

 

2. 否認亞利桑那州廠延宕傳言 台積電:依計畫進行

針對外傳美國亞利桑那州5奈米晶圓廠工程延宕一事,台積電今天否認傳言,表示亞利桑那州廠依計畫進行。台積電21日公告,子公司TSMC Arizona Corporation完成45億美元無擔保主順位公司債定價,預計1025日完成交割,資金用途為一般營業用途。媒體報導,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雖然有新台幣千億元資金到位,不過因英特爾(Intel)出高價搶工,建廠成本大增,亞利桑那州廠建廠工程比預期延宕約2個月。台積電今天否認亞利桑那州廠工程延宕傳言,表示亞利桑那州廠依計畫進行。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預計2022年下半年移入機台,第一期廠房將於2024年第1季開始以5奈米製程生產,月產能2萬片。


兩岸

1. 6成大陸民眾對日印象不佳 居首原因為無真誠道歉反省

中日民間關係不佳,一項民調顯示,中國大陸民眾對日本印象「相對不好」或「不好」的受訪者比例達66.1%。中國外文局副局長兼總編輯高岸明指出,歷史、領土與安全等三大問題對中日關係深層的心理影響仍然突出。對日印象不好位居首位的是「日本對侵略中國的歷史沒有真誠地道歉和反省」,比例占了77.5%

 

2. 投資241億 樂高樂園落腳四川

大陸首家樂高樂園將落腳四川,預計將於202310月在四川眉山開園,總投資人民幣55億元(約新台幣241億元),是全球第十座,也是規模最大的樂高主題樂園。樂高樂園所屬的英國默林娛樂集團CEO Nick Varney 昨(21)日表示,看好大陸市場,將加大在大陸的投資,四川之外,已規劃在深圳、上海投資樂高樂園,且不排除在大陸建設更多樂高樂園。

 

3. 李雲迪性交易被捕官媒砲轟 恐終身無法從事演藝行業

波蘭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結果於台北時間21日揭曉,由加拿大華裔鋼琴家劉曉禹奪得首獎。當晚,北京市朝陽公安分局就宣布,21年前也拿下波蘭蕭邦國際鋼琴大賽首獎的大陸鋼琴家李雲迪因「嫖娼」被捕,大陸官媒隨即齊聲砲轟李雲迪此一行徑,並稱李雲迪恐終身都無法再從事演藝行業。


國際

1. 全球新冠疫苗分配不均 世衛:疫情恐拖至2022年底

全球各國正力拚提高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覆蓋率,盼能與病毒共存,開啟疫後新生活,然而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由於貧窮國家仍無法取得足夠疫苗,疫情恐得再持續一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目前僅有不到5%的非洲人口接種疫苗,與多數其他洲的40%相比落差相當大,世衛秘書長高級顧問艾沃德(Bruce Aylward)說,「疫情延續至2022年底是極有可能發生的情況」。艾沃德呼籲富裕國家暫停搶買COVID-19疫苗,好讓藥廠能優先將疫苗提供給低收入國家,並「盤點」他們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等高峰會中承諾捐贈的數量進度。他說:「我能告訴你的是,我們還沒步入正軌,我們得加快腳步,否則這場疫情會比原本應該結束的時間再拖長一年。」

 

2. 法國北部風暴吹襲25萬戶家庭停電

法國北部昨晚歐侯赫(Aurore)風暴來襲造成極大破壞,電力運輸網絡以及電力供應商Enedis表示,今天有超過25萬戶家庭停電,鐵路交通也受到影響。交通部長傑巴里(Jean-Baptiste Djebbari)在推特發文表示,大巴黎區(Ile-de-France)、諾曼第(Normandy)、法國北部和洛林(Lorraine)東部災情最嚴重。通勤民眾上傳社群網站的照片可以看到樹木倒塌造成的破壞,法國西部不列塔尼(Brittany)有若干民宅遭洪水沖毀。Enedis表示,已有約3000名技師出動搶修電力供應。歐侯赫風暴昨晚朝法國東部前進,昨天法國許多地區已發布第2高的橙色天氣警報。現在大部分地區已經解除警報,但今天東部約有15個省分仍處在較低的黃色警戒狀態下。

 

3. 南韓獨力發射衛星 功虧一簣

韓聯社報導,南韓科學技術資訊通信部長官林惠淑廿一日舉行記者會,宣布南韓自主研發的「世界」號運載火箭(KSLV-Ⅱ)正常完成了全部飛行程式,順利將一點五噸重的試驗衛星送入七百公里高的太陽同步軌道,但由於衛星速度沒有達到預定的每秒七點五公里,未能成功入軌。運載火箭技術是一項尖端技術,全球只有少數國家具有獨立發射衛星的能力。現在世界上擁有衛星發射能力的有美國、俄羅斯、歐洲、中國、日本、印度六個國家和地區。以色列、伊朗、北韓不在其列,只擁有三百公斤以下低軌小衛星自主發射能力。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