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郭台銘:55萬劑客製化BNT疫苗 30日抵台│聯合報台商版0927曬新聞

BNT疫苗。路透


台灣

1. 郭台銘:55萬劑客製化BNT疫苗 30日抵台

首批BNT客製化標籤抵台時間,備受關注。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今天表示,目前等待起運的BNT疫苗總數約140萬劑左右,考量運載限制等因素,將分三批陸續到貨。已排定預計於30日(周四)抵台約55萬劑。郭台銘指出,BNT疫苗原訂中秋節後起運,當周抵台,但因原使用之盧森堡航空滿載及原廠倉庫發貨繁忙致手續延遲,經多方協調後,目前比原訂行程晚一周。郭台銘表示,所有工作團隊都十分慎重處理首批訂製疫苗,為此延遲向各位關心進度的朋友們道歉。

 

2. AZ、莫德納第二劑 明後天配送

台灣疫苗接種政策原以提高第一劑覆蓋率為優先考量,現已轉為滿足第二劑。指揮中心表示,九月廿八日將配送一八萬劑莫德納疫苗,廿九日起配發一百卅萬劑AZ疫苗,均作為第二劑接種,由地方政府造冊及通知,符合資格者無須上網至平台登記。

 

3. 本土連兩天+0 境外+8 主要是境外生

本土疫情趨緩,台灣連兩天本土案例「加零」,也無死亡個案,至於境外移入有8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境外移入個案多來自緬甸,有6例個案,主要是境外生。指揮中心統計,2020年起累計841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29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1例、台北市318例、基隆市28例、桃園市26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台南市、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

 

4. 外出戴口罩有條件鬆綁? 陳時中:希望繼續戴著

牙醫師公會全聯合會與上海商業儲蓄銀行上午舉行行動醫療設備捐贈儀式,過去曾任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的陳時中受邀出席。會後媒體提問,台灣COVID-19疫情趨緩,防疫下半場,是否會考慮邊境管制措施開放。陳時中回應,一定是台灣先開放,再來考慮邊境開放事宜。至於疫情趨緩後防疫措施放鬆,媒體也追問,外出戴口罩措施是否能在達到某些條件下鬆綁。陳時中則表示,希望民眾繼續戴著口罩。


產經

1. 紙本振興券超夯 預訂人數衝破566

振興五倍券反應熱烈,不論數位綁定、紙本預訂人數都快速成長,紙本五倍券預訂自25日開跑,截至今天晚上9時,已有超過566萬人預訂。政府推出振興五倍券,希望可以刺激消費,數位綁定22日率先開跑,紙本預訂則自25日起開放第一梯次,民眾可上官網或是透過超商事務機預訂。根據經濟部統計,截至今天晚上9時止,使用官網預訂紙本五倍券人數為1309924人,使用超商預訂的人數為4359986人,共5669910人完成預訂。至於數位綁定,個人綁定人數為2673793人,其中以信用卡綁定最夯、達1951870人,共同綁定人數則有997418人,合計3671211人。

 

2. 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 就業機會降最多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天公布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為74.39點,與上月相比下降1.04點;6項指標有4項指標下降,2項指標上升,其中下降最多的指標是「就業機會」、上升最多的是「購買耐久財」。台經中心表示,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期間為110918日至21日,以電話訪問的方式進行,採電腦隨機抽樣,共訪問288820歲以上的民眾,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0個百分點。


兩岸

1. 陸多地限電為符合「能耗雙控」?官媒批「運動式」減碳

大陸受「能耗雙控」措施影響,限電限產措施在多個省份密集推出。浙江為控制能源消耗限電,廣東、安徽、遼寧、吉林省和黑龍江等地則因電力緊張而拉閘限電。大陸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實施「能耗雙控」措施,遭到點名的省份近期相繼推出限電措施,嚴控能耗強度,多地高耗能高汙染行業遭到限電停產,「雙高」企業輪番接到限產通知。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發文指,「能耗雙控」目標要求一直穩定,不存在臨時加碼。各地全力優化能耗指標,不惜關停生產甚至影響居民生活用電的「一刀切」做法,是為達成「雙控」目標的「運動式」減碳,「說白了,跟開學前狂補作業一個道理」。

 

2. 直連雙核 成渝中線高鐵啟建

成渝中線高鐵建設啟動活動以視訊連線的方式,於26日在成都、重慶兩地同時舉行,標誌著直連成渝「雙核」的第四條鐵路大通道建設全面啟動。中新社報導,根據大陸國家發改委批覆,成渝中線高鐵自重慶樞紐重慶北站向西引出,經重慶科學城、銅梁區、大足區進入四川省,經安岳縣、樂至縣、簡州新城引入成都樞紐成都站,正線全長292公里,時速350公里,橋隧占比85%,全線設8座車站,其中新建車站6座,項目總投資693億元人民幣,建設總工期5年。作為大陸沿江高速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成渝中線高鐵建成後,成都和重慶之間的通勤時間將由現在的62分鐘縮短至50分鐘,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與長三角地區6小時通達的時代也將到來。


國際

1. 德大選預測社民黨些微領先基民盟 終結梅克爾時代

德國26日舉行大選,根據德國公共廣播聯盟(ARD)的預測顯示,德國社會民主黨(SPD)在聯邦議院中得票率居於領先地位,有望結束在梅克爾(Angela Merkel)領導下長達16年的保守派執政。路透報導,預測顯示,社民黨有望獲得26%的選票,領先梅克爾領導的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保守派聯盟黨的24.5%,但雙方都認為他們有機會領導下一屆政府。此外,綠黨(GRÜNE)得票率約為14.5%、自由民主黨(FDP)則落在約12%,德國選擇黨(AfD)約10%、以及左翼黨(Die Linke)的約5%

 

2. 研究:COVID-19縮短預期壽命 減幅創二戰以來之最

英國牛津大學今天公布研究顯示,受到COVID-19疫情衝擊,2020年人類預期壽命減幅創下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之最,美國男性預期壽命大減超過2歲。研究分析涵蓋歐洲、美國和智利等29個國家中,22個國家的預期壽命比2019年減少逾6個月。整體而言,29國中有27國的預期壽命縮短。牛津大學指出,各國預期壽命縮減,可能多與官方通報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故人數有關。

 

3. 疫情衝擊全球餐飲供應鏈 美國肯德基「無雞可賣」

新冠肺炎在全球持續傳播,導致部分港口遭到當地政府封閉,衝擊零售和餐飲業的供應鏈。新浪財經報導,美國肯德基近期表示,由於缺乏工人幫忙剔除骨頭以致無骨雞肉供應不足,決定暫不宣傳無骨雞肉產品。此外,以炸雞翅聞名全美的快餐店Wingstop,近日因為雞翅缺貨,不得已開發新的雞腿產品替代。最新數據顯示,美國8月份禽類供應量比去年同期減少20%;牛肉儲備比去年同期下降7.7%;豬胸肉儲備比去年同期減少44%,降至2017年以來最低水準。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