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總統普亭十一日在內閣會議上聽取衛生部有關新冠肺炎疫苗已獲註冊的簡報。(歐新社)
國際
1. 俄首推新冠疫苗 普亭女兒已接種
俄國總統普亭十一日宣布,俄國衛生部已核准俄國研發的世界第一款新冠肺炎疫苗,他的女兒已接種,希望盡快量產這款疫苗。世界衛生組織表示需要嚴格的數據審查,才能下定論。這款疫苗由俄國國防部與加馬列亞流行病學與微生物研究所共同研發,六月十八日啟動臨床試驗,所有卅八名志願者都產生免疫力。普亭表示,俄國已成為舉世第一個官方核准新冠肺炎疫苗的國家,這款疫苗以第一個升空的人造衛星命名為Sputnik V,意味著如同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俄國在這場疫苗競賽中也取得領先。
2. 英國疫情保飯碗計畫10月到期 年底失業率恐飆升
英國在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推出勞工保飯碗計畫,目前為止順利控制失業率,但在檯面下出現令人憂心的趨勢,年底前失業率恐大幅飆升。美聯社報導,英國今天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儘管6月失業率仍維持在3.9%的歷史低點,但4至6月就業減少的人數創下10多年前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高。英國在疫情期間失業率之所以能夠維持穩定,主要是因為政府推出的薪資保障計畫,這項計畫將在10月到期,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屆時失業率將立即增加近一倍。求職人數恐攀升至300多萬,創下1980年代以來首見的水準。
3. 日相安倍內閣支持率3成4 二度就任以來最低
日本NHK於11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首相安倍晉三內閣的支持度僅34%,比上月調查少了兩個百分點,是他2012年第二度當選首相以來最低。這項調查於8日至10日進行,透過固定電話及手機訪問18歲以上民眾,2153人中有1286人受訪。受訪者中表示支持安倍內閣者僅34%,不支持者47%。支持的理由最主要是「和其他內閣比起來算是好的」,占58%,其次是「是支持的政黨所組的內閣」,占16%。不支持的最大理由則是「政策和期待的不同」,占37%,其次是「無法相信他的人品」,占28%。
台灣
1. 徐永明300萬「向官員借貸」 收賄案外案扯上NCC
立委集體收賄案爆出案外案。調查局搜索時代力量前主席徐永明住家時,意外在徐的保險箱找到三百萬元現金,徐自稱錢是向一名重量級部會首長「借貸」而來,還稱借款當天台數科董事長廖紫岑也曾在場,辦案人員懷疑與廖想請立委幫忙台數科聲請NCC審查有關,將是下一步追查重點,恐讓全案埋下未爆彈。此外,檢方昨天提訊白手套郭克銘,檢調握有太流前董座李恆隆曾在二○一五年從海外匯款十二萬五千美金(約台幣四百萬元)到郭克銘妻子帳戶,酬謝郭大力奔走;由於郭的資金已被掌握,檢方有意藉此策動郭轉任汙點證人。
2. 陳時中:已請美助台取首批疫苗
對於有學者質疑,台美醫衛合作備忘錄若未談妥疫苗,美衛生部長阿查爾(Alex Azar)就是白來了。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被問到這問題時,當場變臉說:「這樣講就很白目了。」 語畢就轉身離去。但陳時中稍後解釋,美方來訪不是交換禮物,是建立長遠關係,他中午與阿查爾餐敘時,已請美國協助台灣取得首批疫苗。
3. 國民黨民調 82%民眾支持入境者全面普篩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藍營縣市首長日前向中央喊話,盼入境者普篩。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11)日在記者會公布民調,指出有66.8%民眾擔心台灣有爆發社區感染的風險、更有高達82.1%,民眾支持入境者進行全面篩檢。國民黨團書記長林奕華指出,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月初宣布民眾在八大場所必須強制戴口罩,顯示台灣疫情升溫有跡可循。國民黨中央在本月6至7日進行民調,56.6%民眾非常同意所有入境台灣者,都要進行全面篩檢、25.5%民眾還算同意;僅13%民眾不同意普篩。
4. 陳菊用5位機要 監院:禁得起檢驗
監察院長陳菊就任後,任用機要職達五位,較上屆監察院長張博雅多出四位之多,且包含過去高市府人馬,引起爭議。監察院昨發布聲明表示,陳菊機要任用符合機要人員任用法規,過去廿六年來在服務過的機關,也都不吝於任用優秀文官,相信一切禁得起檢驗。據了解,陳菊所用五位機要人員,包括高雄市政府前行政暨國際處處長陳瓊華、蔡英文秘書長辦公室前參議謝博任、高市府市長室前機要秘書林伊辰、高市府前秘書葉曉岑,與高市府環保局公務員洪語青等人。
經濟
1. 經濟部宣布三倍券變十倍 首波幸運兒全台2,100位
三倍券變十倍的第一波2,100位幸運兒出爐了。經濟部中部辦公室共抽出2,100個2000元的獲獎序號,這些幸運得主可於即日起至8月23日,到各自治會辦公室兌領2,000元的市場抵用券。經濟部中部辦公室於2020年7月15日起辦理為期一個半月的「振興三倍券超值包好好買!再抽市集抵用券!」集結全台-北中南140個市場與夜市共同推出三倍券超值組合包,更加碼購買超值包抽2,000元抵用券,讓三倍券好康直接變十倍。經濟部中辦主任郭坤明表示,此次集結全台140個夜市、市場推出百種超值包,經濟部再加碼2,000元抵用券抽獎活動,希望能帶動攤商至少三倍業績,也讓民眾買到超值好康。
2. 假MIT口罩進口 海關單日查獲高達7,350片創紀錄
關務署今(11)日指出,昨晚台北關在快遞貨物查獲13筆共7,350片偽標產地「MADE IN TAIWAN」的口罩,創下近期單日查獲最多片紀錄。官員表示,這些口罩主要是進口台灣,推測主要應是進口低價販售,有可能流向夜市或一般流動攤販。關務署表示,台北關將移請主管機關經濟部議處,呼籲業者報運口罩進出口,應據實標示產地,以免涉法。
國際
1. 大陸將逐步恢復陸客澳門遊 預計9月23日全面開放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逐步趨緩,大陸計畫逐步恢復民眾赴澳門旅遊,12日起將率先恢復廣東省珠海市民眾澳門旅遊簽註申辦。若疫情無明顯變化,預計9月23日,亦即大陸「十一」+中秋節八天連假前,全面恢復陸客澳門遊。
2. 珠海今起開放赴澳門自由行 不需隔離
8月12日起,珠海將率先恢復赴澳門自由行,包括恢復辦理珠海市民、珠海居住證持有人赴澳門旅行簽註,包括自由行及團體旅遊。廣東省及澳門有關部門11日證實,在開放珠海市民赴澳門自由行後,若措施運作順利,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將爭取進一步開放全廣東省。與此同時,12日起由澳門進入大陸全境人員也無需隔離14天。
3. 「數字故宮」上線 專題展示600件國寶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由故宮博物院、新華社全媒編輯中心與騰訊微信合作打造的「數字故宮」小程序正式上線,其中專題展示了600件院藏珍貴器物,讓民眾可「雲」體驗傳統紋樣之美。據新浪科技,「數字故宮」小程多全面整合了故宮線上數位服務,可以滿足用戶遊故宮、逛建築、賞文物、看展覽等需求。用戶可以通過小程序快速定位、瀏覽「數位文物庫」「故宮名畫記」「全景故宮」;還可以在「相識大考驗」趣味答題中瞭解文物知識。未來,用戶將可以在小程序「一鍵詢」故宮所有的數位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