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府高層被駭疑密件外洩 府方:臆測拼貼已報案│聯合報台商版0517曬新聞

當局政府傳出疑遭駭客入侵,震撼政壇;府稱媒體收到的信件為變造臆測。 記者林伯東/攝影

 

1.府高層被駭疑密件外洩 府方:臆測拼貼已報案

五二○前,當局政府驚傳駭客入侵。據了解,府方緊急展開內部調查,初步發現是府高層的個人電腦被駭,府方的內外網並未遭駭客入侵,境外駭客將偷出來的資料,交給內協力者改寫,轉發給特定的媒體高層及記者。府發言人丁允恭說,府已向刑事警察局報案,案件已在偵查程序;Google也將散發文件的帳號標示為「危險帳號」。刑事局輪值外勤大隊昨天依妨害電腦使用罪受理,不排除是駭客入侵府方人員個人電腦,竊取相關資料變造,再寄給線上記者。刑事局科技偵查專責隊、科技研發科將會聯繫府方資安人員,檢查府內區域網路伺服器,並回溯電子郵件發出路徑,視狀況鑑識可疑電腦,釐清是否遭駭客入侵或植入木馬程式。

 

2.蔡蘇結盟打賴?檔案揭綠權鬥

適逢五二○敏感時刻,驚傳駭客入侵。媒體接連兩天接獲匿名信件,爆料內容涉及去年民進黨初選「蔡賴之爭」,以及促轉會、NCC、府資政等人事問題。消息一出,當局政府緊急聲明,駭客變造內容,非屬事實;知情人士表示,「七分真、三分假」,容易令人信以為真。前天下午,主跑當局政府的記者陸續收到兩封帳號為「tsailoser」的匿名信件,標題分別為「宮鬥劇上:無情的蔡英文密謀賴清德」、「無德的蔡英文,密室協商來分贓」。部分媒體昨天上午又陸續收到第三封及第四封匿名信,內容涵蓋部分部會人士推薦名單,以及與第一封信件雷同的內容。第一封信件夾帶四個檔案,內容提及「打賴路徑說明」,包括質疑賴「戰現任者、切割責任」、「黨內競爭的負面效應」等,信件還表示「材料來自民進黨知情人士」。外流信件指出,若在協調中取勝,必須改變賴的態度,重點在於蘇貞昌是否願意拿「辭閣揆」去跟賴對嗆,蔡英文必須與蘇結盟。我方有多少人願意站出來,響應蔡英文的發難,也要仔細評估

 

3.下個挑戰 陳時中:調漲健保費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留任衛福部長,他昨天接受聯合報專訪談及未來施政重點,防疫有成,創下有史以來滿意度、知名度最高的他,挾超高人氣,希望發揮善於溝通的專才,挑戰另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那就是調漲健保費率。陳時中直言,「調整健保費用,不是不講的問題」,再過不久,就需面對。健保安全準備金於明年就會低於一點五個月健保支出,陳時中表示,計畫在最快的時間內,讓民眾瞭解提高費率的必要性,進而形成共識。

 

4.「不爭一時爭千秋」韓國瑜施政報告 議會明罷韓交鋒

罷免案即將登場,高雄市長韓國瑜呼籲支持者不要去投票。韓團隊和藍營人士表示,六月六日罷韓案投票前,韓國瑜會把重點放在市政建設上,尤其防汛、防疫,這也是韓選在明、後天赴議會施政報告前表態的最重要原因。罷韓團體認為,韓國瑜是要降低罷韓方的戒心,以降低投票率,昨天下午六點六分在駁二舉辦「罷韓預演」,呼籲高雄市民六月六日一定要出來投罷韓票。藍營人士說,明、後天的議會定期大會安排韓國瑜施政報告暨備詢,韓希望把焦點放在市政上,所以選擇前天向市民對罷韓案表態。韓國瑜前晚在臉書呼籲支持者不投票,被解讀除了要力阻罷免案過關,也是另類蓋牌保聲望,尋求後續發展策略,韓營人士昨表示,韓國瑜沒有策略算計,他要「爭千秋」,不是爭一時。

 

產經

1.營收恐重創 台積電:密切關注美國出口規定

美國商務部持續加大對華為的限制,這代表從晶片製造、到晶片設計EDA軟體、再到半導體設備,美國採取釜底抽薪的方式,阻斷全球半導體供應商向華為供貨。華為官方昨天並未回應,台積電則表示,將會持續密切關注美國產品出口規定的改變。由於華為占台積電的營收比重將近二成,投顧法人指出,若真祭出新限制,台積電、華為都將遭受打擊。台積電表示,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極為複雜,廣泛涵蓋眾多的國際供應商,身為全球半導體生態系統中的一員,台積電與全世界的設備合作夥伴包括美國設備商,維持長遠合作關係,攜手精進半導體技術,釋放創新動能。台積電將與美國律師合作進行法務分析,以確保能夠全面檢視並且對此相關規定釋義。

 

2.上月外銷訂單 估減逾6%

經濟部將於20日公布4月外銷訂單統計,考量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4月外銷訂單約為338至353億美元,年減幅度約為10.3%至6.3%之間。統計處表示,疫情衝擊前所未有,4月外銷訂單仍然不樂觀。回顧3月數據,外銷訂單金額402.6億美元,年增4.3%,大幅優於預期,主因陸廠復工後的訂單遞延效果,再加上電子及資通訊產品雙雙創下歷年同月新高所致。經濟部原先預估3月外銷訂單約年減一成,卻意外翻紅,跌破外界眼鏡;統計處說,由於中國大陸產線陸續復工,其訂單遞延效果效應出乎預料,再加上疫情使遠距商機興起,且台灣電子產品具優勢競爭力,使電子及資通訊接單表現創高。統計處指出,這次訂單翻紅也意外發現「訂單有遞延效應,並完全沒有消失」,原先2月的訂單延後在3月下單;此外,遠距商機對筆電、伺服器等相關設備需求殷切,有助於後續訂單持穩。

 

兩岸

1.人行穩金融 雙管齊下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最新一期的「求是」雜誌撰文指出,人行為新冠疫情防控和金融市場平穩運行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目前看,前期採取的一系列逆周期貨幣政策調節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易綱在這篇題為「用好金融支持政策 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文章指出,人行為疫情防控和金融市場平穩運行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一是在總量上,超預期投放流動性。二是在價格上,有序引導貨幣、信貸等金融市場利率下行。他認為,從目前看,前期採取的一系列逆周期貨幣政策調節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一是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保持合理較快增長,企業融資成本下降。二是金融市場如期開市,股市、匯市等都經受住考驗。

 

2.特斯拉攜寧德時代 推新電池

美國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將在近期「電池日」上,發表一款可以讓該品牌電動車跑上100英里(160公里)的電池,預計會率先用在今年於大陸製造並銷售的 Model 3,這將使得Model3的成本降低,價格與燃油車相當。大陸科技網站36氪報導,新型電池系統由特斯拉和寧德時代共同合作開發,新電池技術技術是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從學術界找來的電池科技團隊研究。這款電池首先用於大陸製造生產的Model 3,之後會進入北美和其他市場。

 

全球

1.印尼700萬人因疫情失業 政府推白米提款機紓困

印尼政府最近在首都雅加達各地推出白米提款機,以幫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生活窘迫的人。澳洲廣播公司(ABC)報導,印尼當局迄今為止已在大雅加達地區(人口逾3000萬人)安裝10台自助取米機,向每名窮困居民發放1.5公斤白米。數百萬人因防止疫情擴散而實施的社交距離措施而失業。根據本月初發布的數據,印尼官方失業人數增加至700萬人,國家統計局表示,該數字尚未真實反映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印尼已通報逾1.6萬個新冠肺炎案例,其中超過1000人死亡,但由於檢驗比率低,外界認為真實數字應該高很多。西雪梨大學發展研究講師塔喬丁(Zulfan Tadjoeddin)表示,「由於經濟不景氣,人們也在垂死之際。印尼經濟動盪的風險,可能比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更嚴重」。

 

2.外資拋售美債 本世紀來最多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債市震盪,導致美國公債殖利率重摔和波動性加劇,使3月出現本世紀以來最大外資拋債潮。美國財政部15日公布,外資3月持有公債規模銳減2,566億美元,降至6.81兆美元,自前月創下的7.066兆美元新高規模一路縮水,為2000年初以來最大賣壓。路透報導,規模達17兆美元的美國公債市場,3月因疫情愈演愈烈促使投資人大舉獲利了結,流動性開始惡化,迫使聯準會(Fed)介入並購買龐大公債以穩定市場。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3月一度觸及歷史低點的0.3180%,月底又回升至0.6990%。BMO資本市場公司策略師希爾說:「減持最多美債的國家為沙烏地阿拉伯、巴西和印度,新興市場國家正上演大規模資金外逃。面對疫情危機,(新興經濟體)可能必須拋售美債,以支撐本國匯率。」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