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太陽花占政院 魏揚等6人改判有罪│聯合報台商版0429曬新聞

太陽花學運占領行政院行動,魏揚等學運領袖一審獲判無罪,高院昨以煽惑他人犯罪改判有罪。圖為當年行政院大門遭拆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

1.太陽花占政院 魏揚等6人改判有罪

太陽花學運成員六年前占領行政院,學運領袖魏揚等十人一審被判無罪,台灣高等法院昨天宣判,魏揚等六人從無罪逆轉,改依煽惑他人犯罪判二月至四月不等徒刑,共十六人遭判有罪。高院指出,魏揚等人行為已逾越和平理性,非保障言論自由的範疇,可上訴。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表示,「正義經常遲來,但不會不來」;馬英九對結果感到欣慰,也認同江的說法;台北市警局對判決結果表示尊重。被改判有罪的魏揚聽判後表示,判決結果是汙辱當天晚上所有參與行動的人。行政院表示,尊重司法,但也支持當事人持續透過司法捍衛個人權益。高院指出,當時行政院政策要簽署服貿協議,縱使立法院審查通過協議的程序有重大瑕疵,應可循正常管道救濟,但魏揚等人呼籲民眾仿效占領立法院的方式來侵入行政院、妨害公務,已超越和平理性的界線。

 

2.抗疫100天 喜迎連3天+0

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昨天內第一次連續三天「零確診」,累計十六天無本土病例。昨天也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第一百天,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這一百天有時緊張,有時輕鬆,因為全體民眾的合作,讓台灣在沒有嚴厲封鎖的情況下維持疫情穩定,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的好習慣要繼續。指揮中心昨天在記者會現場請吃龜苓膏,取其「歸零」之意。陳時中表示,台灣防疫成果,世界有目共睹,「現在跡象都往好的方向進行」,但他也說,防疫是長期抗戰,國際疫情也嚴峻,希望民眾持續配合防疫措施、留意個人健康,不要掉以輕心。陳時中表示,以現在疫情狀況,雖不太會有突然變化,但還是謹慎以待,當醫療有相當準備、民眾個人生活習慣養成,縱使有些潛在感染者冒出來,及時發現隔離,社區維持基本社交距離,擴散不會太廣太快,就有鬆綁本錢。

 

3.陳時中:台灣普篩要花690億 還有假警報

昨天是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第一百天,指揮官陳時中簡報台灣防疫成果,以台灣目前新冠肺炎盛行率推估,全民快篩需四十六億元,全民病毒核酸檢測(PCR)普篩要六百九十億元,但兩者都有假警報或漏網之魚。台灣現狀篩了六萬多人,每人三千元,花費一點八億元,是全球少數可以維持正常社會運作的地方。陳時中指出,過去一百天,全台有呼吸道症狀民眾五百萬人,經醫師評估,通報六萬多人,以PCR篩檢找出現在的四百廿九例確診病例。依據檢驗和確診比率,台灣新冠肺炎盛行率約萬分之十八。

 

4.學者:具備3條件 效果等於普篩

對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簡報台灣防疫成果,認為台灣的防疫戰略,兼具高經濟效益和高可行度。專家指出,目前內的作法是「高危險群廣篩」,若同時具備三個條件,效果即等於普篩。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副教授、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李建璋昨天表示,台灣目前作法叫做「高危險群廣篩」,如果有同時具備精準疫調、高醫療可近性及檢驗方法準確,效果就等於「普篩」。李建璋指出,台灣醫療可近性極高,這就是「台灣為什麼會贏人家,就是我們板凳深度很大」,可以容納很多層次的防線。

 

5.華航、護照正名案 民進黨態度放軟

立法院會昨處理華航、護照正名公決案,民進黨團對兩案均提出修正動議,針對華航正名的部分,將「正」名一詞改為「改」名;護照正名案,將應改名「台灣TAIWAN」修正為「研擬提高護照的『台灣』、『TAIWAN』辨識度」,兩案逕付二讀後,都交付黨團協商,將戰線再往後延一個月。由於立法院法定會期在五月底結束,二案今天交協商後,最有可能在五月廿九日處理。除了戰線延後,民進黨團態度也見放軟。民進黨書記長鍾佳濱說,護照、華航兩案在上個月受到矚目,但這個月氣氛已不同,現在最重要的議題是紓困,社會氛圍希望多點紓困、少點政治。這兩案尚不確定各黨意見是否一致,國民黨也還沒有表達意見,不如先擱置一下,讓朝野協商的精力專注在特別預算協商。

 

產經

1.紓困雜音多 蘇揆:不發統統有獎的消費券

新冠肺炎疫情有轉緩趨勢,各方關注下階段紓困及產業振興成效。由於民進黨內對行政院推出的紓困方案多有雜音,行政院長蘇貞昌昨邀執政黨籍立委「便當會」,聽取意見。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指出,蘇揆在會中表示,行政院不發統統有獎的消費券,將鎖定受重大衝擊的企業與個人及經濟弱勢紓困,「會一步一步做好」。蘇貞昌昨也召集營事業董事長與相關部會表示,穩住了疫情,更要提早布局疫情結束後的振興,讓公共建設成為經濟復甦時的火種。蘇揆並說重話,強調公共建設如果進度卡關要立刻解決,「我不聽失敗的理由」。

 

2.新北79%企業需資金 僅16%獲貸款

新冠疫情衝擊企業,政府推出紓困方案,新北市長侯友宜昨指出,新北有百分之七十九企業有資金需求,但只有百分之十六的企業能如期取得紓困貸款與補貼,比率低,希望當局降低門檻、加快速度,及時解決企業燃眉之急。新北經發局長何怡明指出,新北市企業安心辦紓困專線四月八日上線至今,已有三百廿七件諮詢,其中以資金需求為最多,達七成九。統計至前天,一百五十家企業有貸款需求、四十八家企業有薪資及營運資金補助需求、五十四家自營業者有資金補貼需求,勞工有貸款需求的有八人。經發局登記科長吳明琪說,許多業者反映希望放寬企業貸款及補貼申請門檻,目前企業薪資補貼須證明營業額減少百分之五十以上,希望降低標準;至於部分小規模業者因免用發票,營業額必須由中小企業處審核「融資診斷服務證明書」,但往往耗時十天以上,也希望能加快審核速度。

 

3.聯發科:5G晶片出貨逐季增

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昨(28)日在線上法說會中表示,維持對今年全球與中國大陸5G手機市場出貨看法不變,聯發科已準備好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組合,涵蓋不同產品區塊,今年5G晶片出貨量將逐季增加,除了陸系品牌導入外,下半年也有採用聯發科5G晶片的國際品牌手機問世。聯發科原預期,今年全球5G手機市場規模約1.7億至2億支,大陸市場占其中1億至1.2億支,如今維持不變。先前市調機構與業界普遍預估,今年全球5G手機市場規模動輒2億支、甚至2.5億支起跳,後續考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供應鏈與買氣,陸續下修,聯發科原預估數字就偏向保守,與多數機構下修後水準相當,因此該公司維持既有預估值。針對5G晶片價格競爭,聯發科表示,5G的價格競爭可以預料,不過,目前聯發科正處於5G第一波浪潮,不像之前4G時代,大約晚二到三年才切入,且其5G產品布局競爭力良好。

 

兩岸

1.G60產業創新中心 落戶上海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首個產業協同創新中心27日落戶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拉開了「多地布局、分工合作、功能化差異」的長三角跨區域地市級合作的新篇章。金華(上海)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的實質性落地,標誌著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業協同一體化進程正式駛入快車道。中新社報導,長三角G60科創走廊聯席會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王平表示,G60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是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推動G60科創走廊產業鏈一體化發展和深度融合的標誌性項目。「中心將藉助上海的科技、產業、金融、人才優勢,加速入駐企業的人才吸附力,加快產業孵化、科技研發、科技成果產業化進度,共同打造『科創+產業』一體化示範體。」王平說。

 

2.外資控股券商 接連落地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盛高華證券先後完成工商信息變更,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在上海「雲開業」……疫情沒有阻擋「資本流動」,外頂級投行紛紛加大布局中國大陸市場。截至目前已有7家外資控股券商「落地」。中新社報導,外資控股券商接連落地釋放何種信號?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受訪時表示,這是外資對大陸資本市場看好的表現。外資控股券商的進入,對中國大陸證券行業將產生怎樣的影響?華鑫證券私募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傅子恒表示,新增同業競爭者會對既有的國內券商形成競爭衝擊,逼迫境內券商通過各種方式提升自身競爭實力。同時,外部同業者的引入對大陸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境內券商更多地參與外部業務等方面將帶來增量貢獻。

 

3.大陸商用中速磁浮 時速破160公里

4月28日零時8分,由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與湖南省磁浮技術研究中心聯合研製的中國大陸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在長沙磁浮快線跑出每小時160.7公里的速度,標誌著世界首個速度每小時160公里的中速磁浮交通系統技術攻關獲得成功。中新社報導、2016年7月,為進一步提升中國大陸中低速磁浮的科技水平與商業生命力,湖南作出部署啟動「中速磁浮交通系統」重大科技攻關。當時該項工作在世界範圍內無成功經驗參考,攻關組集合中國20餘家技術頂尖的磁浮單位,分24個子課題、6大子系統進行集智攻關。本次提速測試屬於全部攻關工作中最關鍵的收官部分,歷時10個月攻克中速懸浮穩定、車橋耦合、靴軌耦合等重大技術難題,克服了測試風險大、無成功案例借鑑及夜間作業時間短等困難,按照從低到高、循序漸進、逐級驗證的原則開展,完成列車最高設計速度每小時160公里的測試工作。

 

全球

1.歐洲五國砸3.3兆 紓困勞工

據統計,歐洲五大經濟體透過短期工資津貼計畫、向政府申請薪資援助的勞工人數,已超過3,000萬人,多於過去五周全美首度申請失業救濟金者,這五國預料將須為此耗資逾1,000億歐元(約新台幣3.3兆元)。倫敦金融時報(FT)報導,歐洲的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及西班牙等五大經濟體申請薪資補助的勞工人數,共超過3,000萬人,高於美國實施封鎖措施五周以來首次請領失業救濟金的2,600萬人。薪資補助是歐洲政府祭出、緩和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衝擊的最大規模項目之一,估計歐洲五大經濟體總計將耗資逾1,000億歐元。德、法、英國、義大利及西班牙被迫放無薪假的勞工數節節攀升,比率直逼上述五國整體勞工人口的五分之一,反映新冠費研疫情對歐洲勞動市場的重大衝擊。歐洲各國政府希望能夠說服雇主,在疫情期間「留職保薪」,對於暫時停工或縮短工時的企業,政府將出手補助部分薪資。

 

2.疫情衝擊 美企恐掀違約破產潮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地震,可能在美國企業界掀起一波多年來僅見的違約及破產浪潮。原本就面臨危機的零售及能源業者,現已被疫情打倒。汽車、旅遊及休閒等原本營運穩定的產業,甚至包括醫療業者,很快也將面臨類似的壓力。華爾街日報報導,已有一大票石油公司聲請破產保護,預料潘尼百貨與Neiman Marcus等零售商近期也將聲請破產。標普全球信評的數據顯示,在17日止的過去一年間,美國企業負債出現選擇性違約(即一家企業至少無力償還一筆負債)的總額為641億美元;但若發生標普所假設的最壞情況,這個數字未來幾個月將急升到3,400億美元。各廠商都急於設法避免重組資本結構與營運,以免於倒債或破產厄運,許多企業已動用信貸額度並削減營運成本,嘉年華、Expedia及Airbnb等業者已對一般投資人或私募基金發行新股或新債。

 

3.希拉蕊表態支持拜登 問鼎美國總統寶座

美國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今天正式表態宣布,她支持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競逐今年底舉行的總統大選。希拉蕊在與拜登的直播會議上表示:「很多人擁護你參選成為我們的總統,我想加入這股擁護聲浪。我希望你現在就是總統。」另外,希拉蕊也指出:「拜登終生為此刻做好準備。我曾與他合作頗有榮幸。此刻我們需要一名領袖,一名總統,像是拜登這樣的人物。」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