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主委顧立雄。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俊良攝影
產經
1. IMF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4% 顧立雄:現在預測都像擲筊
國際貨幣基金IMF大幅下修台灣今年經濟成長預測值至-4%,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15)日上午出席立法院財委會時表示,根據主計長私下表示,在疫情尚未明朗化的情況下,現在任何經濟預測都像是在「擲筊」。顧立雄表示,他私下跟主計長聊天時,主計長說現在任何的經濟預測就好像去「擲筊」一樣,因為現在很多事情沒有辦法有一個明朗的,特別在疫情這部分,「現在任何的經濟預測可能....,大家就先看看吧」!顧立雄說,他認為IMF在做相關經濟預測的時候,應該可能要進一步思考到,「我們疫情防治得滿成功的,到現在為止」。
2. 紓困協商再破局 藍堅持「排富」發千億現金
立法院朝野協商紓困條例追加預算修正草案,昨天再度破局。國民黨立院黨團主張發千億現金有「排富」,不滿遭綠民進黨立委扭曲為「人人有獎」;國民黨中央明天將連線廿二縣市議會黨團,要求中央發現金紓困。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認為國民黨團發現金無計算基礎;行政院也表示,「如果有額外的一千億元,應留做救命錢」。對於朝野協商無共識,柯建銘表示,預計周四再召集協商,相信周五院會應該可以完成三讀。
3. 紓困該發現金還是酷碰券?江啟臣民調96%網友選現金
國民黨與立院黨團多次呼籲政府排富發現金紓困都未被採納,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昨天在臉書進行兩個方案的投票,一個是國民黨版的發現金,呼籲政府直接發現金,並按所得級距排富,讓消費場所不受限;另一個是政院版的酷碰券,門檻必須是先掏錢才能享折價,支付享25%折扣,每月最多折1000元,還要綁定行動支付平台與敬老卡,以及限定商家的限制。網路民調,12小時超過2萬名網友投票,有逾96%的人支持政府發現金紓困。江啟臣表示,疫情全球蔓延衝擊台灣經濟,目前無薪假勞工數量持續攀升,一個無薪假的勞工就代表著背後一家嗷嗷待哺孩子,政府此時應該站出來讓民眾渡過這一關。
4. 勞團:紓困沒照顧真正底層勞工
勞動部法規會昨天審查通過「勞動部對受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影響勞工紓困辦法」草案,彙整所有勞動部相關協助紓困措施,明訂請領資格、程序、撤銷條件,但須經行政院核定才會公告。勞團指出,勞動部陸續推出的計畫,沒照顧到真正底層勞工,「新瓶裝舊酒」毫無新意。產業總工會祕書長戴國榮說,紓困對象未考慮普及性,像收入在基本工資以下、臨時工都屬於經濟底層,不在照顧範圍內,沒保勞保的低薪勞工也成黑數。他說,員工數未滿五人的微型企業,非強制投保單位等勞工,這些人也無法被紓困,建議只要勞工能出具薪資證明、稅務資料等就可適用。
台灣
1. 暌違36天我零確診 陳時中:值得高興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台灣無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是自三月九日之後,暌違卅六天的單日零確診紀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雖不可輕忽,還是值得高興。」但他也強調,依然不可鬆懈。對於「零確診」之後台灣的防疫方向,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仍需密切監測是否有個案出現,尤其境外移入是否持續帶入病毒並造成社區感染,因此,在外來疫情延燒之時,居家檢疫仍不會放鬆;另外,也須持續擴大篩檢,進行社區監測。
2. 防疫第一線 診所苦撐 提3大紓困
基層診所站在防疫第一線,但有醫師反映二月迄今僅獲配九個N95口罩、看診數減少而陷經營困境。國民黨昨天偕同基層醫師代表舉行記者會,提出提供合宜充裕防疫裝備、診所醫療成本免稅額從百分之八十提升至八十五、政府成立「醫療、公衛緊急事件防疫基金」等三項紓困建議。國民黨醫療委員會主委蔡明忠表示,百分之七十的醫療行為在第一線,希望政府在藥品短缺、裝備提升及看診減少上提供相關協助,並成立公衛醫療基金因應突發事件。
3. 看診量少5成 開業醫:別讓我們賠錢又賣命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各行各業,連基層醫療診所也受影響,從北到南的開業醫發出政府紓困的求救聲,「別讓我們賠錢又賣命!」耳鼻喉科醫師、高雄市診所協會理事長楊宜璋說,現在民眾即使出現呼吸道症狀也太不敢看病,大多直接買藥吃,診所看診量跟去年同期相比衰退四至五成;疫情期間,診所要準備足夠防疫物資,篩檢站也增加工作量,並提高醫護人員津貼,營運負擔比過去重。他指出,許多診所入不敷出,有些診所以減診因應,一天三診改成二診以減少開支,也有少數診所大嘆快撐不下去了。他說,基層診所提供民眾基本醫療照顧,如果沒有基層診所,大家都湧向醫院,萬一疫情大爆發,醫療體系將無法承受,希望政府將診所也納入紓困。
兩岸
1. 大陸快遞業 上月恢復正常運行
儘管受到疫情衝擊,但中國快遞業在3月份快速恢復。中國國家郵政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25.3億件,同比增長3.2%;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53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下降0.6%。其中,3月份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月份,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59.8億件,同比增長23%;業務收入完成669.1億元,同比增長12.3%。
2. 交棒? 任正非辭上海華為董事
華為全資控股的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公告公司人事變更,華為總裁任正非退出公司董事,華為前總裁孫亞芳卸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田興普接任。但不到半年時間已接掌華為四家子公司的田興普,外界卻十分陌生。據悉,田興普曾任華為北京研究所所長。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這次人事變更還包括: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胡厚昆、徐文偉、郭平,也同於本月10日退出公司董事,並新增董慶陽、陳志東為董事。華為高層近期頻頻集體退出子公司,引發是否將啟動世代接班的揣測。
國際
1. 美國何時復工 川普改口:授權州長決定
美國何時重新開放經濟運作,美國總統川普13日才說「重啟國家經濟由我決定」,14日卻改口表示,將授權各州州長決定何時復工復學,重新開放經濟運作,他不會施壓州長盡速開放。
2. 南韓國會大選 執政黨勝算大
四年一度的南韓國會選舉15日正式登場,堪稱2022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兩大黨皆推「疫情牌」以衝刺選票。民調顯示,南韓總統文在寅因疫情處理得當衝高支持率,他帶領的共同民主黨(DP)料也將順利勝選。文在寅政府有望在疫情緩解後,繼續瞄準縮小貧富不均的問題,推行有關基本工資和打壓高房價等政策。若未來統合黨勝選,經濟政策將首重降低公司稅率,文在寅也可能在剩餘任期內淪為跛腳鴨。蓋洛普的民調顯示,DP領先UFP達21個百分點,意味執政黨將擴大在國會的120個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