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不再強調普遍提高底薪,改採績效工資。 路透
日本企業爭取勞工的競爭白熱化,已促使愈來愈多的日本企業改採績效型工資,年度勞資薪資協商(春鬥)焦點也不再是基本工資調漲。然而,這個趨勢可能不利首相安倍晉三以普遍性工資調漲提振經濟的訴求,企業界抗拒全面調薪,也讓央行的通膨目標難以達成。
路透指出,在今年3月11日「春鬥」談判薪資前夕,日本龍頭企業豐田汽車的工會已表示不再尋求整體的薪資調漲,其他公司與工會的協商也可能跟進這樣的基調。如此一來,企業更有理由不提高整體的勞工福利,因為美中貿易戰、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放緩,已讓企業對管控固定成本更為審慎。
野村證券資深經濟學者Masaki Kuwahara說:「企業調高底薪的動能減弱,而去年10月消費稅上調又增加了家庭的負擔。企業獲利下降亦為加薪的氣氛潑了冷水。」
豐田工會說,工會體認有必要協助公司克服汽車業的快速變化,已同意轉向採用績效工資制度,以吸引人才。
電子產品製造商富士通(Fujitsu)已經採行績效工資制。該公司目的高端技術工程師年薪上看3,000萬日圓(台幣818萬元),但全公司3.2萬名員工的平均年薪約800萬日圓。
根據日本生產力中心的資料,2018年約有57.8%的日本企業採用績效工資制,1999年這個占比只有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