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頭分會會長吳彥勳。圖/讀者提供
台灣青年人才輩出,年僅34歲的吳彥勳,即將在十月二十三日接任樟木頭分會會長。身為八五後的台青,相較於其他資深的台商前輩,吳彥勳的會務工作經驗並不是那麼豐富,但以一位「資深」在地東莞台青,從小在此長大的他,對樟木頭有著深刻的情感;吳彥勳以謙虛的姿態、堅毅的信念,將以往台商積累的經驗與台青創新的想法融會貫通,為接任樟木頭分會會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跟其他台商二代比較不同的地方是,我是在這裡長大的。」吳彥勳表示,從1997年開始,他便隨著家人來到了東莞。九零年代初期的東莞尚未發展,在當時還是「萬元戶」的時代,吳彥勳到雁田新世紀英才學校就讀,「從一開始我是班上最有錢的,到現在我是最窮的。」他幽默地表示。
於2010年之後,吳彥勳接管家中企業——東莞市立辰塑膠製品有限公司,是一家1994年來到「小香港」樟木頭設廠的台資企業,目前產品以塑膠大型製品、相關配件為主,是一立足東莞幾十年的老企業,在業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對於吳彥勳來說,因為從小在粵語的環境中成長,無論是普通話、粵語都能夠流暢轉換,這也使得他從商後,與當地商人、港商交流互動零障礙;除此之外,吳彥勳認為自己接任會長最為優勢的地方在於,從小周遭的同學都是當地人,在就業之後,各個政府部門、民間機構都有自己的人脈,累積了許多當地的資源,讓他能夠為台商與政府部門進行有效率的溝通。
「台商離鄉背井來到這裡,總歸一句話是為了要賺錢。」吳彥勳認為台商加入商會,不外乎就是要做生意、解決問題、得到資訊,那麼就讓商會成為一個平台,與各個地方做結合,商會的功能就是一座橋樑,橋樑分為三個部分:生意的橋樑、政府的橋樑與公益的橋樑。吳彥勳特別提到了公益的部分,現在有許多樟木頭台商在默默地做公益,也有許多台商會詢問相關資訊,卻找不到完善的管道,在公益活動、捐贈物資或者是台流問題上面,他也將再整合、強化商會公益資訊平台,讓台商會能更有效地回饋社會。
東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於1993年成立,迄今已近三十個年頭,由早期台商開疆闢土,接著慢慢發揚光大,為東莞創造無限商機;時至今日,台商協會已經到了一個新的世代,吳彥勳表示,目前內地的商會,無論是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區,當地的政府官員、商會領導皆開始年輕化,而台商會也不例外,吳彥勳以台青之姿接任樟木頭分會會長,為東莞台協注入年輕活水,開創商會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