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專訪表示,有人替我們選,我們就給他選。 記者許正宏/攝影
台灣
1.「韓說我會選,他猜錯了」 柯文哲:郭要選就讓郭選
二○二○大選,台北市長柯文哲動向備受關注。柯文哲昨天接受專訪表示:「高雄市長韓國瑜說我一定會選,其實他猜錯了,如果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要選,就讓郭選,至少我們就不用去扛這麼困難的局」。柯文哲表示,自己選,只是凸顯兩大黨的好笑,問題是當選後就會發現能量不夠;自己雖是很喜歡玩的人,但不可以把台灣的命運拿來玩,這就是自己不選的理由,「有人替我們選,我們就給他選」。柯文哲表示,自己把二○二○大選主調訂為「希望中道」四個字,藍綠對抗是場恐懼和仇恨的比賽,在一對一情況下一定是小英贏,因為恐懼比仇恨力量大,所以希望有第三個力量,藍綠以外可以有中道當作主流思想,不要一定要選邊站。為什麼覺得郭台銘比較好?柯文哲說,郭台銘當領導人,大家都很難綁架他,大老闆太有個性了,也不缺錢,所以誰也綁架不了他。
2.柯文哲:和郭王結盟 掉粉11萬
「郭柯王」是否結盟受各界關注,台北市長柯文哲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直言,這個組合對三個人都有損傷,如果每個人都堅持他那一份不能損失,就會失敗,如果三個人要組成台灣社會最大希望,就是三個人要損失一些才有辦法合起來,應該要有「無私」想法。柯文哲並首度坦承,過去廿八天粉絲團人數掉了超過十一萬人並不是因為創黨,而是和「郭柯王」結盟有關,「人家覺得你怎麼和那個在一起」。柯文哲直言,這一局再看一個月就知道了, 如果大家都是為了台灣好,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理念下把自己縮到最小,這叫做無私,這局才會成;如果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堅持,每個人堅持自己的理念,這局就不會成。
3.韓國瑜學歷被黑 準備提告
高雄市長韓國瑜風波不斷,最近連大學學歷也被質疑,被指念的是東吳大學夜間部非日間部,韓國瑜除拿出學位證明書證明自己念日間部,並感慨抹黑已經抹到無法令人相信的地步,把愛與包容逼到懸崖旁邊,已沒有辦法再退,這次他準備提告。韓國瑜日前在美國商會演講中英文穿插,遭網友質疑是否真為英語系畢業,並且說韓明明是東吳夜間部學生,如何利用晚上打工?針對網友質疑,韓國瑜廿五日先在臉書貼出東吳英語系學士學位證明書,指黑韓可包容、黑函零容忍;昨痛批現已到了顛倒黑白地步,被逼到懸崖邊,沒辦法再退。韓國瑜說, 他是東吳大學日間部畢業,晚上半工半讀再去讀書,但抹黑的人硬要說他是個大說謊家,因此他把文憑拿出來,這次已跟律師商量,準備提告。
4.吳宗憲喊無罪「做長官交代任務」
台北地院審理私菸案,昨晚召開羈押庭決定少校吳宗憲、張恒嘉是否續押;檢察官黃偉蒞庭說,華航前資深副總邱彰信被檢調搜索時,個人筆記本遭查扣,但筆記本內頁「異常缺頁」,私菸案情未全面釐清,吳、張有羈押必要。法院深夜裁定兩人各一百萬元交保,均限制出境。黃偉是北檢偵辦私菸案的主責檢察官,也負責出庭論告,他爆料邱彰信被搜獲的關鍵筆記本有殘缺痕跡,格外引人關注,因他的論告內容,被認為因此僅查到邱彰信這個「斷點」,無法向上追查前資深副總經理羅雅美、董事長謝世謙。吳宗憲強調,二○一八年七月首次接辦蔡英文出訪「同慶專案」業務,他取得所有免稅商品都在航警局、海關人員面前上、卸貨,「如果是違法行為,他們為何不制止我?他們沒有制止我,就代表我的業務合法。」吳宗憲說,他代訂菸品沒收取報酬、沒有犯罪所得,身為職業軍人,只是要做長官交代的任務,盼法官給他公平的審判機會。無罪答辯末了,吳對法官說「報告完畢」。
5.租屋黑洞 青年蝸牛的痛
無殼蝸牛運動昨天屆滿卅周年,巢運昨天舉行記者會,抨擊卅年來居住問題沒有解決反而更惡化,尤其是青年蝸牛深陷居住世代不公,「買不起、租不好」。對於政府下月將推出青年租金補貼方案,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說,台灣有九成以上房東逃漏稅,因此沒有如實登記,房客也領不到租金補貼。巢運指出,下階段將以青年安居作為住宅運動主軸,並針對高房價問題進行改革。巢運也提出青年居住問題四大觀察,包括青年貧窮、購屋無望、租屋困難以及宿舍不足,此外,也將邀請各主要政黨說明解決青年世代居住問題的政策主張。
針對內政部九月二日推動的租金補貼,卅年前曾參與無殼蝸牛夜宿忠孝東路的呂秉怡說,都會區年輕人切身之痛就是「租屋」,除低薪外,中低端租金市場不斷上漲,雖政府推出租金補貼,但台灣有九成以上房東逃漏稅,他們不願意讓年輕人去領租金補貼。他說,九成是業界的經驗值,用自用住宅而不報租賃,沒有房東會承認;台灣目前有將近八十六萬空屋,雙北有近五十五萬空屋,缺乏政策工具導向租屋市場。
6.治空汙 工廠主動減排祭獎勵
每逢九月至隔年一月空汙季,中南部民眾都深受其害,即使電廠降載效果仍有限。環保署擬首度推出「主動減量獎勵措施」,當某天空氣品質連續兩次被預測為紅色警戒等級,工廠若停工減少排放,即可減收空汙防制費或直接發放現金補助,最快十一月上路。本報日前報導,台灣肺腺癌發生率顯著增加,高屏地區的肺腺癌年增率更是北部十五倍以上,且高達五成三患者未吸菸。專家認為,空汙可能是不吸菸者罹癌的關鍵因子,疾呼各縣市應聯合防制對空汙「下重拳」。環保署上周隨即宣布成立空汙跨區合作預防應變小組,分為北中南三區,十月起定期跨縣市追蹤及檢討空汙問題。為多管齊下,環保署長張子敬昨表示,正在研擬工廠主動減量獎勵措施,若某天空品連續兩次被預測為紅色警戒等級,就會鼓勵當地工廠停工減排;停工所導致的損失,將減收空汙防制費或直接給予一筆補助金額。
產經
1.印刷電路板廠定穎桃園廠標售 解雇420人
印刷電路板(PCB)業驚傳大量裁員案,定穎電子向桃園市勞工局申報將大量解雇桃園廠四二○名員工,相當於裁撤台灣逾百分之八十五人力。近期PCB業在車用、第五代行動通訊(5G)等需求帶動下,產業景氣火熱,定穎傳出裁員,引起關注。受貿易戰衝擊,定穎桃園廠公開標售,並已向桃園市提出解雇計畫。市府表示會密切注意後續發展,定穎九月會辦說明會,同時接受輔導做好協助員工轉業、職訓和失業給付等後續事宜。定穎桃園廠區因長期虧損,公司董事會十三日決議以公開標售方式出售,公開標售預定十月十八日開標,目標年內認列相關處分利益,並規畫桃園區域轉型營運中心接單、黃石廠生產,力求改善營運表現。
2.台商回流 經長:今年1868億投資到位
經濟部長沈榮津昨天表示,要化危機為轉機,政府相當珍惜這次台商回流的機會,可望將創台灣廿年經濟榮景。沈榮津並掛保證,今年台商回流投資金額上看八千億元,其中有一八六八億元將在今年落實。沈榮津表示,原先設定今年五千億元投資金額已經提前達標,後續將不會再設立目標,而會加強落實投資。他說,今年將落實一八六八億元,預計全年核准的投資金額將達七千億至八千億元。而截至廿二日,經濟部已通過一一八家台商回台投資計畫,累計總投資金額超過五六三七億元,仍有四十家回台投資案待審。
3.台商環評潮 環署催速效率
環評將會是台商回流投資的重要關卡,考量到環評委員新手上路,面對未來可能浮現的「環評潮」,環保署昨(26)日表示,已對提升環評效率有兩大作為,首先經濟部已在上周向新任環委說明水電調度情形;其次也希望落實環評初審以不超過三次為原則。台商回流愈來愈熱絡,未來落地設廠都有可能須過環評這關,若環評案量大增,如何加速審查效率,環保署責無旁貸。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昨表示,過去許多重大開發案都牽涉到用電、用水調度,但開發單位在個案環評中,常常「有理說不清」,因此環保署今年初就曾安排經濟部到環評大會,一次釐清能源規畫及水電調度。
兩岸
1.東北亞博覽會 5G主題館成亮點
第十二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日前在長春舉行,東北亞區域各國政要、國際組織高級官員、世界500強和中外知名企業高管、國際金融和投資機構高管等嘉賓與會。本屆博覽會以「增進互信合作,開創東北亞美好新未來」為主題,既對接了東北亞區域各國經濟發展戰略,又順應了本地區謀合作、促共贏的共同願望。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圍繞“5G新時代”打造的主題館成為一大亮點。館內,中外先進的5G設備、終端、芯片以及5G技術在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高端傳感器、物聯網等領域的產業生態得以集中展示。 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執委會副主任張凱明介紹,本屆博覽會將首次舉辦中日韓企業家峰會,以“5G新時代的中小企業發展機遇”為主題,邀請中日韓科技創新型企業及部分行業領軍企業,圍繞智能網聯汽車供應鏈,AR、VR創新鏈、醫療器械及先進裝備、新材料等領域,廣泛開展中日韓企業家交流。
2.機器人發展 致力突破核心技術
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25日在北京閉幕。會上發布「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年)」顯示,中國機器人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工業領域以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為首要目標,而服務領域智能水平快速提升,與國際領先水平基本並跑。中新社報導,報告顯示,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穩步增長,當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保持向好發展,約佔全球市場份額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2019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到57.3億美元,到2021年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70億美元。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研發仍以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為首要目標,政產學研用通力配合,初步實現了控制器的國產化。
3.青島啤酒節 1100噸酒「乾了」
為期31天的第29屆青島國際啤酒節25日晚落幕。據統計,本屆啤酒節累計接待海內外遊客共92萬人次,啤酒消費總量達1100噸。中新社報導,青島市啤酒節辦公室工作人員稱,本屆青島國際啤酒節新設8處庭院式啤酒消費和時尚演藝空間,共有11個啤酒主題單元。開幕當日進入嶗山啤酒花園的海內外遊客達5.1萬人次,創近四年單日客流之最。在本屆啤酒節期間,為增強各國啤酒節慶之間的交流合作,中國青島、德國慕尼黑、美國丹佛和加拿大多倫多全球四大啤酒節代表,共同發起建立國際啤酒節聯盟合作機制,搭建啤酒節慶與文化交流的國際平台,青島啤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克興被推舉為國際啤酒節聯盟召集人。第29屆青島國際啤酒節設立西海岸新區、嶗山區、城陽區、即墨區、平度市五個會場,吸引了來自中國、美國、德國、荷蘭、斯里蘭卡、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啤酒品牌參節,薈萃了1400餘款海內外知名啤酒。
全球
1.美日將簽貿易協定 日開放2千億美豬牛市場
美日宣布貿易談判達成框架協議,可望在九月下旬簽署協定。日媒報導,兩國在農產品、工業產品及數位經濟等三個領域達成一致意見,至於日本最在意的汽車關稅部分,則傳出可能與貿易談判脫鉤處理,另外進行協商。美國總統川普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利用出席在法國的七大工業國(G7)峰會之便,廿五日舉行雙邊會談,兩人在聯合記者會宣布貿易談判成果,並表達有意在九月聯合國大會期間舉行美日峰會,簽署貿易協定。日本經濟新聞分析,美日貿易談判以破天荒速度進行,通常需要花上數年交涉,但雙方只花了大約一年。日方在談判過程中多次敦促美方加快談判進度,因為東京看著美中貿易戰愈打愈烈,十分擔心夜長夢多,川普也會突然對日本提出日方無法接受的要求,因此速戰速決顯然是最佳戰略。
2.遭美批評 南韓總理籲日:各退一步
南韓總理李洛淵昨天表示,如果日本收回對韓出口管制的不當措施,南韓也願意重新檢討是否終止日韓間的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日本媒體則指出,南韓打亂美國布局,美國總統川普為此在G7峰會點名批判南韓。韓聯社報導,李洛淵廿六日在國會預算決算特別委員會答詢時,開出收回終止GSOMIA決定的條件。日媒產經新聞報導,多名日本政府人士透露,G7峰會首日的外交安全保障會談中,在伊朗情勢議題討論告一段落後,川普突然看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開始批評「南韓的態度太過分、一點都不聰明。他們被金正恩給輕視了。」
產經新聞分析,川普的發言在展現美國與日本步調一致,但同時也顯示出美日韓安保合作框架的脆弱。日本外務省幹部指出,日韓的GSOMIA協助美軍在亞太地區的運作,南韓終止協定對美國造成的困擾更甚日本。但南韓獨立民調機構 Real Meter廿六日發表最新民調顯示,百分之五十四點九南韓民眾肯定南韓政府終止GSOMIA的決定,持否定意見的約占百分之卅八點四。同日,南韓政府與國會協議二○二○年預算案,計畫編列兩兆韓元經費,協助企業加速半導體材料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