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後郭台銘時代啟動 鴻海新董座劉揚偉上任

鴻海新人事案今日生效,董事長劉揚偉、副董事長李傑走馬上任,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先前已轉任董事一職,加上集團新增的9人經營委員會,及次集團高層為主的新董事會成員,宣告後郭台銘時代正式啟航。 記者杜建重/攝影

 

後郭台銘時代啟動!鴻海集團今(1)日新董事長劉揚偉、副董事長李傑正式走馬上任,隨著新經營團隊的到位,未來集團將更關注半導體及工業互聯網領域,可望成為鴻海下一個成長動能。

 

鴻海新人事案今日生效,董事長劉揚偉、副董事長李傑走馬上任,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先前已轉任董事一職,加上集團新增的9人經營委員會,及次集團高層為主的新董事會成員,宣告後郭台銘時代正式啟航。

 

由於鴻海兩位經營高層劉揚偉、李傑各有擅長領域,也被外界解讀是集團未來佈局的重點方向。其中,劉揚偉以半導體領域見長,操刀S次集團及兼任半導體設備廠京鼎董事長。至於李傑,學者出身的他,專攻工業互聯網、工業人工智慧(AI),現在仍兼任工業富聯(FII)副董事長。

 

不過,新經營團隊面臨挑戰也不少。首先,以強勢作風領導鴻海帝國的郭董,目前擔任鴻海董事一職,由於鴻海家大業大,現在包含夏普等關係企業營收已達到6兆元,而各大次集團高層各據山頭,從前在郭董一聲令下,次集團高層馬首是瞻,而劉揚偉領軍的新團隊能否擺平各方利益,達成集團整體成長目標,將是未來營運觀察重點。

 

其次,在大環境上,新經營團隊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中美貿易戰。儘管現階段中美雙方休兵,美國暫時停止對中國3千億美元新增關稅,並解除華為封鎖令,允許美國企業銷售零組件給華為。但中美雙方只是暫時休兵,而非一勞永逸解決,且美國即將面臨總統大選,性格捉摸不定的總統川普,哪天又會祭出新的「抗中牌」,對於在中國營運比重高的鴻海來說,將是短期無法解決的風險。

 

對此,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先前強調,集團是全球佈局在地化生產,現階段鴻海在全球16個國家有生產據點。藉此,除了中國以外的25%產能,鴻海足以應付輸往美國的產品生產需求,只要環境及客戶需要,公司隨時可以在這16個國家擴增產能。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