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台灣花蓮洪災!堰塞湖溢流毀橋 2死28傷、30人失聯|0924台商版

U小編

樺加沙颱風昨天帶來的大豪雨造成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溢流,大量泥水沖毀馬太鞍溪橋,下午更直接淹進光復市區。圖/東穩通運公司提供

本日焦點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昨因颱風豪雨滿水溢流,下午先沖斷馬太鞍溪橋,兩波洪峰隨即如海嘯般沖進光復鄉市區,截至昨晚七時,造成2人死亡、28人受傷、30人失聯,一度造成263人受困。行政院長卓榮泰晚間已指示在花蓮光復鄉成立前進協調所。因馬太鞍溪橋附掛管線遭沖毀,導致光復鄉全鄉4378戶停水,台水公司預計退水後四小時完成復水。光復鄉一度有2648戶停電,昨晚七時仍有1690戶停電。堰塞湖水位則已下降33公尺,估計流出6000萬噸蓄水,剩餘水量約3100萬噸;積淹水共51處,昨晚未退水的46處都在光復鄉和鳳林鎮。

要聞總覽

1.8千人撤離 傅崐萁盼有長遠解方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天上午與國民黨立委傅崐萁到災害應變中心,關心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可能溢流狀況,而堰塞湖也在昨天下午兩時五十分溢流。傅崐萁說,這次共8449人撤離,未來每遇強降雨時,可能都要不斷面對同樣的問題,盼有長遠的解方。

2.普發1萬「拒領」選項挨轟 政院喊卡

行政院長卓榮泰為呼應民間呼籲,指示財政部研擬普發現金新增「不領取」選項,但不僅在野不滿,綠營自家人也不挺,直呼「擾民又考驗人性」,行政院昨上午急喊卡,宣布維持原領取管道。行政院日前通過五千五百億元「韌性特別預算案」,待立法院審議,最快十一月普發現金一萬元;但卓揆日前回應玄奘大學教授釋昭慧與部分民團主張,指示財政部研擬「不領取」選項。據了解,不少綠營立委聽聞此事,私下建議政院尊重人民選擇,不該增設「不領取」選項;民進黨立委吳思瑤昨上午更直呼,增設「拒領」選項是負面政策,更是「擾民的多此一舉」。

經貿科技

1.輝達投資OpenAI 3兆元 台積、鴻海、廣達等受惠

輝達22日宣布,斥資1,000億美元(逾新台幣3兆元)投資AI新創公司OpenAI,將共同興建AI資料中心,預計部署400萬至500萬顆輝達AI晶片,建置總規模10GW(10億瓦)的AI基礎設施,首批設施預計2026下半年啟用。輝達、OpenAI的「世紀大合作」,將引爆新一波AI大需求,法人看好台積電、鴻海、廣達、台達電、光寶、奇鋐、雙鴻等台灣AI伺服器供應鏈全面受惠。

2.關稅衝擊 台灣傳產貨品接單疲弱

經濟部昨(23)日指出,台灣8月基本金屬製品、塑橡膠製品、化學品等三項傳產貨品接單都是負成長,傳產貨類只剩機械產品受惠於半導體設備需求,接單呈連七月正成長。經濟部統計處長黃偉傑表示,美國對等關稅的確衝擊傳產,基本金屬接單受到影響,包括前端基本金屬及後端的金屬製品,如螺絲、螺帽、水五金等。

台商熱點

1.電影票根 成北京「商圈護照」

「憑電影票根就餐打八折」、「用票根可體驗小班運動課一節」、「憑票根遊戲暢玩一小時」,小小的電影票根,如今變身京城商圈「消費護照」。今年暑期,「看電影,愛生活—2025北京仲夏電影嘉年華」活動火熱開展, 30餘個重點商圈和20餘個影院參與促消費活動,「票根經濟」撬動城市消費新活力。以票根經濟為切口,單次觀影消費向餐飲、展覽、文創、旅遊等領域不斷延伸,各大商圈也通過豐富多彩的「電影+」文旅活動吸引客流,帶動暑期消費。

2.新型工業化 陸助台資參與

行政院前院長、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理事長劉兆玄一行22日在北京與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熊繼軍會面。熊繼軍表示,工信部將持續落實相關惠台利民政策,助力台資企業參與新型工業化進程。證券時報報導,熊繼軍表示,兩岸產業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巨大。大陸工信部將持續為台胞台企在大陸創業興業營造良好環境。劉兆玄說,將發揮好兩岸企業家峰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支持台資企業扎根大陸發展,積極探索合作新模式新途徑,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全球趨勢

1.OECD上修全球經濟成長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23日上修全球及多數經濟體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主因預期關稅將提高而帶動的拉貨效應、美國AI投資強勁,以及中國大陸的財政政策支持措施,使得全球經濟比預期更強韌。不過,OECD也警告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的衝擊還沒完全顯現。OECD並預測,從現在到明年春季(3月至5月)間,聯準會(Fed)將再降息3碼。

2.大摩:記憶體迎超級循環

摩根士丹利(大摩)指出,人工智慧(AI)榮景正帶來「記憶體的超級循環」預測記憶體產業的上行動能將延到明年下半年,讓南韓晶片業「迎來暖冬」。三星電子據傳正在調漲DRAM和NAND快閃記憶體的第4季價格。